[发明专利]一种6×××系铝合金时效热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54912.7 | 申请日: | 2019-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0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叶凌英;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F1/04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时效 热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系铝合金材料时效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固溶或在线淬火处理后的铝合金在时效炉中加热至180‑250℃,保温0‑4h后,以5‑80℃/h的速度冷却至不高于160℃后出炉,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可。与传统的时效热处理相比,本发明在时效热处理时只经过短暂的保温,甚至不经过保温,直接冷却,可以有效降低电耗和天然气耗,降低时效的综合成本,并达到节省设备运行时间、减少设备磨损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系铝合金时效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6×××系铝合金由于其具有中等强度、无应力腐蚀、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优良的氧化着色性能等特点,在工程建筑、轨道交通、汽车、电力、机械制造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6×××系铝合金是一种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时效原理是将固溶或在线淬火后的过饱和固溶体铝合金加热至170-200℃之间的某一温度保温,实现Mg、Si、Cu等合金元素脱溶,形成弥散分布的Mg2Si析出相,所获得的析出相数量越多、尺寸越小、分布越弥散则合金的强度越高。
公开号为CN 102330041 A的中国专利“一种铝合金型材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公开了一种6系铝合金型材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具体方法是将铝合金型材在时效炉中以0.8-1.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55-170℃之间的某一个温度,保温时间为10-16个小时。其主要特点是时效温度低,所获得的型材强度更高,塑性更好,延伸率高,但仍然存在热处理时间长、气耗和电耗高的缺点。
公开号为CN 103757572 A的中国专利“一种6×××系铝合金的时效工艺”公开了一种6×××系铝合金的时效工艺,具体方法是对6×××系铝合金进行170℃/2小时+200℃/1.5小时的时效处理。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二级时效制度,处理时间相对传统T6状态的一级时效制度(170-180)℃×(6-8)h能够有所缩短,所得到的6×××系铝合金力学性能比T6(180℃x6h)的略高,但存在设备运行时间长、气耗和电耗较高、二级时效对设备和人员要求高的缺点。
公开号为CN105018804A的中国专利“一种Al-Mg-Si系铸态铝合金及其时效处理工艺”公开了一种Al-Mg-Si系铸态铝合金及其时效处理工艺,主要方法是将Al-Mg-Si系铸态铝合金先在520℃-530℃进行固溶处理,再在140℃-160℃之间的某一温度下进行低温预时效处理1-4h,接着继续升高时效温度至200℃保温1-4h进行高温时效。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二级时效制度,分别进行低温预处理和高温时效,所获得的铝合金强度提高3.8%-11.0%,但仍存在热处理时间长、二级时效对设备要求高、操作繁琐的特点。
公开号为106319404A的中国专利“一种铝合金三级时效热处理方法”公开了一种化学成分为1.0wt%Cu,0.8wt%Si,0.5wt%Fe,1.1wt%Mg,0.6wt%Mn,0.1wt%Cr,0.2wt%Zn,0.1wt%Ti,余量为Al的铝合金三级时效热处理方法,包括560℃×40min的固溶、淬火,固溶淬火后依次进行一级时效135℃/6h、二级时效210℃/0.5h、以及三级时效150℃/12h。主要特点是采用了三级时效制度,板材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和强度较高,但由于存在短暂的高温回归处理(210℃x0.5h)使整个工艺操作繁琐、实际温度与设计易存在较大温度和保温时间偏差、对设备要求较高、热处理时间长、气耗和电耗高,不太适合6×××系铝合金的时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4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