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反应用微孔流道构建方法、微反应组件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1020.1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6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那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F16K11/07;F16K3/02;F16K3/08;F16K3/314;F16K3/30;F16K3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蒋鸣娜 |
地址: | 213016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通孔 第二流道 第一流道 反应组件 微孔 构建 流道 错位 紧贴设置 两股流体 相交处 挤压 流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反应用微孔流道构建方法、微反应组件及其工作方法,其中,微反应组件包括:紧贴设置的第一流道层和第二流道层;在所述第一流道层和所述第二流道层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流通孔;以及所述第一流道层、第二流道层上的流通孔错位,以在两流通孔相交处形成微孔。本发明的微反应组件,首先,通过第一流道层和第二流道层之间错位形成的流通孔,当两股流体一齐从同一流通孔内注入时,通过微孔的挤压下,实现混合的效果,然后由另一头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反应用微孔流道构建方法、微反应组件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微反应组件,通常是通过制备微孔流道以实现各种流体的注入混合;但是由于微孔流道的孔径十分细微,因此给制备带来较大难度和较高成本,并且微孔一旦成型便无法再改变其大小。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基于相对较大流道重组形成微孔流道,并且使其尺寸可调的微反应组件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反应用微孔流道构建方法、微反应组件及其工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反应组件,包括:
紧贴设置的第一流道层和第二流道层;
在所述第一流道层和所述第二流道层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流通孔;以及
所述第一流道层、第二流道层上的流通孔错位,以在两流通孔相交处形成微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流道层与所述第二流道层适于相对直线滑动以使所述流通孔错位,即
所述第一流道层或第二流道层适于由一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水平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流道层与所述第二流道层适于相对转动以使所述流通孔错位;即
所述第一、第二流道层均可转动地套设在固定轴上,其中
所述第二流道层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流道层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微反应组件还包括第三流道层;
所述第一流道层设置于第二流道层与第三流道层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流道层、第二流道层和第三流道层上的流通孔适于错位,以使各流通孔相交处形成微孔流道;以及
在任一流道层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每个所述流通孔相通的注入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流道层、所述第一流道层和所述第二流道层均可转动地套设在固定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流道层的端面沿其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扇环通孔;
所述扇环通孔内可活动地伸入联动杆;
所述联动杆一端可固定于第二流道层流道层和第三流道层中的任一层;其中
所述联动杆带动第二流道层流道层和第三流道层与第一流道层相对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微反应组件包括多组相互堆叠的所述第一、第二流道层;以及
一组的第一流道层与另一组的第二流道层的流通孔适于错位,以使两流通孔相交处形成微孔。
作为优选,流通孔内布设有若干长形微孔;
通过上下设置的流通孔之间错位,将上层长形微孔与下层长形微孔进行错位交叉,即叉指结构,进而形成若干微孔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那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那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1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