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5297.3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7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代永红;张文远;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40/60 | 分类号: | G16H40/60;G16H40/67;H04L29/0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电图数据 医疗数据采集 采集器 通信系统 服务器 系统工作状态显示 触摸屏显示模块 电源管理模块 数据传输模块 用户ID识别 核心处理 控制模块 数据存取 数据交互 数据接收 互联网 底座 局域网 充电 通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包括核心处理控制模块、MicroSD数据接收、电源管理模块、系统工作状态显示模块、WiFi数据传输模块、USB数据传输模块以及触摸屏显示模块。该系统能通过USB接口对心电图数据采集器的数据存取与清除,同时对心电图数据采集器进行充电,该设备具有唯一的用户ID识别号,并可以通过WIFI或有线局域网将用户的心电图数据上传到Icloud服务器,实现服务器与通信底座之间的数据交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通信和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呈现一种较高的态势且没有下降的趋向,在中国人群的首要死因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我国每年约有370万人死于CVD。平均下来每8.5秒便有1人死于CVD。我国庞大的人群基数和较高潜在心血管病的隐藏比例,使得这一疾病非常受大家重视。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非常随机且迅猛,心电图检查经常难以及时完成,使得我国 1.3亿高血压病人和3亿多烟民生活在危险之中。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并随着远程医疗概念的提出与研究的不断推进,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心电设备被研发。1903年Einthoven发明心电图机,1957 年于美国问世的比较成熟的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主要是被称为Holter的动态心电监护与分析系统,可以长时间采集心电数据,但是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医护人员导入电脑进行分析,不能实时监测。研制一种能够将采集到的心电数据远程地、即时地传送至诊所、医院、诊疗中心等医疗机构的传输与中转系统,对于及时发现患者心脏问题,为患者赢得救治时间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以下简称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心电设备,主攻远程心电设备的通信系统。旨在利用互联网和大量数据的后续分析提前发现心脏的相关问题,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包括核心处理控制模块、MicroSD数据接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系统工作状态显示模块、WiFi 数据传输模块、USB数据传输模块以及触摸屏显示模块;
所述核心处理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的MicroSD数据接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系统工作状态显示模块、WiFi数据传输模块、USB数据传输模块以及触摸屏显示模块通过导线依次连接。
所述MicroSD数据接收模块包括SDIO接口,其数据来自外部采集器,所述 USB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有线网络接口,所述系统工作状态显示模块包括其两个 LED指示灯。
所述核心处理控制模块完成对所述MicroSD数据接收模块的硬件和软件的控制功能,同时提供采集器的数据上传和基本诊断信息的下传功能。为了实现数据的无阻碍传输,该单元具有一定的存储器运算空间,其必须具备一定的程序存储空间。
所述MicroSD数据接收模块的数据文件采用SD卡分立的方式,可以建立于计算机或者通信系统之间的通信交互。通信系统在对采集器上传的数据中要将不含有的数据条目补充出来。而且通信系统和采集器之间要进行相关数据的规划,实现采集器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与服务器之间的联系。
所述WiFi数据传输模块和USB数据传输模块完成数据的无线和有线的传输。通信系统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文件进行传输,先将通信系统的ID号与用户标记形成文件名,然后发送测试者身份结构体和Recording数据结构体。根据文件的长度,服务器端口可以验证数据的传输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数据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52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监控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