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七大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成效测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32282.3 申请日: 2019-02-22
公开(公告)号: CN111612283A 公开(公告)日: 2020-09-01
发明(设计)人: 王成洁;刘小聪;张煜;吴鹏;单葆国;王向;唐伟;冀星沛;徐朝 申请(专利权)人: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主分类号: G06Q10/06 分类号: G06Q10/06;G06Q50/06
代理公司: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代理人: 马东瑞
地址: 102209 北京市昌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七大 重点 行业 节能 成效 测算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七大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成效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交通运输、建筑行业,识别关键用能环节/产品;

步骤二、分别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交通运输、建筑行业,提炼关键节能成效指标;

步骤三、结合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的节能措施,将节能措施从行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技术替代方面进行归类,分析各技术对节能工作的影响;

步骤四、分别测算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的结构节能量和技术节能量,相加得各行业年度节能量,并进而汇总获得全行业节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七大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成效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识别的结果为:

(1)电力行业关键用能环节为发电、输电、配电、变电、用电;

(2)钢铁行业关键用能环节为炼焦、烧结、炼钢、炼铁、轧钢;

(3)有色金属行业关键用能环节为冶炼环节;

(4)化工行业关键用能产品包括合成氨、烧碱、纯碱、电石、黄磷、炼油和乙烯;

(5)建材行业关键用能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物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

(6)交通运输行业的用能领域包括公路、铁路、水运、民用航空;

(7)建筑领域用能领域包括公共建筑、城镇住宅、农村住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七大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成效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关键节能成效指标为:

(1)电力行业关键节能成效指标包括发电煤耗、发电厂用电率、线损率;

(2)钢铁行业关键节能成效指标包括吨钢综合能耗,吨钢电耗、吨钢可比能耗;

(3)有色金属行业关键节能成效指标包括电解铝交流电耗,铜冶炼综合能耗;

(4)化工行业关键节能成效指标包括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电耗;

(5)建材行业关键节能成效指标包括单位产品能耗、综合能耗;

(6)交通运输行业关键节能成效指标选取单位周转量能耗;

(7)建筑领域关键节能成效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能耗、单位户能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七大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成效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节能措施包括:

(1)电力行业主要节能措施包括优化电源结构、推进高参数大容量高效技术、发电设备技术改造、优化调度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广高效输电技术、采用节能型无功补偿装置、选择合适的配电变压器类型、加强线损管理降低管理线损;

(2)钢铁行业节能措施包括余热余能回收、用能结构优化;

(3)有色金属行业节能措施包括淘汰落后产能、研发和应用新技术、发展可再生金属产业、推广重点节能低碳技术;

(4)化工行业节能措施包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利用节能技术、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节能管理;

(5)建材行业节能措施包括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新工艺、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调整产品结构;

(6)交通运输行业节能措施包括开展运营管理节能、研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动用能结构调整;

(7)建筑领域节能措施包括对新建建筑贯彻建筑节能标准、改善围护结构保温、推广和更换高效采暖热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七大重点用能行业的节能成效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结构节能量和技术节能量的测算方法如下:

(1)电力行业:

a、结构节能:电力行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节能量选取电力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电力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第二产业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ΔEstr-E=GDPSP×(EGP1-EGP0)×((UACSP)0-EAC0)

其中,ΔEstr-E是指电力行业结构节能量;GDPSP为第二产业增加值;EGP1为第t年的电力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EGP0为基准年的电力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UACSP)0为基准年的第二产业平均单位增加值能耗;EAC0为基准年的电力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b、技术节能:电力行业技术节能量测算涉及发电、输电、配电等各环节能耗水平的变化,选取发电煤耗、厂用电率、线损率、发电量、供电量等指标进行测算,主要测算公式如下:

ΔEtech-E=(Ct-C0)×Gt+(Rt-R0)×Dt+(Lt-L0)×Dt

其中,ΔEtech-E是指电力行业技术节能量;

Ct是为第t年的发电煤耗,C0为基准年的发电煤耗,Gt为第t年的发电量;

Rt为第t年的厂用电率,R0为基准年的厂用电率,Dt为第t年的供电量;

Lt为第t年的线损率,L0为基准年的线损率,Dt为第t年的供电量;

c、总节能量:为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之和,

ΔEE=ΔEstr-E+ΔEtech-E

(2)钢铁行业节能量测算:

a、结构节能:钢铁行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节能量主要选取钢铁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第二产业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ΔEstr-s=GDPSP×(SGP1-SGP0)×((UACSP)0-SAC0)

其中,ΔEstr-s是指钢铁行业结构节能量;

GDPSP为第二产业增加值;SGP1为第t年的钢铁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SGP0为基准年的钢铁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UACSP)0为基准年的第二产业平均单位增加值能耗;SAC0为基准年的钢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b、技术节能:钢铁行业技术节能量主要选取吨钢综合能耗及粗钢产量进行测算,主要测算公式如下:

ΔEtech-s=(SCt-SC0)×SPt

其中,ΔEtech-s为钢铁行业技术节能量;SCt为第t年的吨钢综合能耗,SC0为基准年的吨钢综合能耗;SPt为第t年的粗钢产量,

c、总节能量:为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之和,

ΔES=ΔEstr-s+ΔEtech-s

(3)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量测算:

a、结构节能:有色金属行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节能量主要选取有色金属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有色金属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第二产业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ΔEstr-NM=GDPSP×(NGP1-NGP0)×((UACSP)0-NAC0)

其中,ΔEstr-NM是指有色金属行业结构节能量;

GDPSP为第二产业增加值;NGP1为第t年的有色金属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NGP0为基准年的有色金属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UACSP)Q为基准年的第二产业平均单位增加值能耗;NAC0为基准年的有色金属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b、技术节能: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节能量主要选取电解铝交流电耗、铜冶炼综合能耗、电解铝产量、铜产量进行测算,主要测算公式如下:

ΔEtech-NM=(ACt-AC0)×APt+(CCt-CC0)×CPt

其中,ΔEtech-NM为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节能量;

ACt为第t年的电解铝交流电耗,AC0为基准年的电解铝交流电耗,APt为第t年的电解铝产量;

CCt为第t年的铜冶炼综合能耗,CC0基准年的铜冶炼综合能耗,CPt为第t年的铜产量,

c、总节能量:为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之和,

ΔENM=ΔEstr-NM+ΔEtech-NM

(4)化工行业节能量测算:

a、结构节能:化工行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节能量主要选取化工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化工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第二产业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ΔEstr-c=GDPSP×(CGP1-CGP0)×((UACSP)0-CAC0)

其中,ΔEstr-c是指化工行业结构节能量;

GDPSP为第二产业增加值;CGP1为第t年的化工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CGP0为基准年的化工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UACSP)0为基准年的第二产业平均单位增加值能耗;CAC0为基准年的化工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b、技术节能:化工行业技术节能量主要包括石油工业和化学品工业节能两大部分,其中,石油工业节能量主要选取炼油、乙烯产品单位能耗进行测算,化学品工业节能量主要选取合成氨、烧碱、纯碱产品单位能耗及电石产品单位电耗进行测算,主要测算公式如下:

ΔEtech-c=ΔEtech-OI+ΔEtech-CI

ΔEtech-QI=(OCt-OC0)×OPt+(ECt-EC0)×EPt

ΔEtech-CI=(SACt-SAC0)×SAPt+(CSCt-CSC0)×CSPt+(SCCt-SCC0)×SCPt+(CCCt-CCC0)×CCPt

其中ΔEtech-C为化工行业技术节能量,ΔEtech-OI为石油工业技术节能量,ΔEtech-CI为化学品工业技术节能量;

OCt为第t年的炼油产品单位能耗,OC0为基准年的炼油产品单位能耗,OPt为第t年的炼油加工量;

ECt为第t年的乙烯产品单位能耗,EC0为基准年的乙烯产品单位能耗,EPt为第t年的乙烯产量;

SACt为第t年的合成氨产品单位能耗,SAC0为基准年的合成氨产品单位能耗,SAPt为第t年的合成氨产量;

CSCt为第t年的烧碱产品单位能耗,CSC0为基准年的烧碱产品单位能耗,CSPt为第t年的烧碱产量;

SCCt为第t年的纯碱产品单位能耗,SCC0为基准年的纯碱产品单位能耗,SCPt为第t年的纯碱产量;

CCCt为第t年的电石产品单位电耗,CCC0为基准年的电石产品单位电耗,CCPt为第t年的电石产量,

c、总节能量:为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之和,

ΔEC=ΔEstr-C+ΔEtech-C

(5)建材行业节能量测算:

a、结构节能:建材行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节能量主要选取建材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建材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第二产业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ΔEstr-BM=GDPSP×(BMGP1-BMGP0)×((UACSP)0-BMAC0)

其中,ΔEstr-BM是指建材行业结构节能量;

GDPSP为第二产业增加值;BMGP1为第t年的建材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BMGP0为基准年的建材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UACSP)0为基准年的第二产业平均单位增加值能耗;BMAC0为基准年的建材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b、技术节能:建材行业技术节能量主要选取水泥产品综合能耗、水泥产量、墙体材料产品综合能耗、墙体材料产量、建筑陶瓷产品综合能耗、建筑陶瓷产量、平板玻璃产品综合能耗、平板玻璃产量进行测算,主要测算公式如下:

ΔEtech-BM=(CMCt-CMC0)×CMPt+(MWt-MW0)×MWPt+(ACt-AC0)×ACPt+(FGt-FG0)×FGPt

其中,ΔEtech-BM为建材行业技术节能量;

CMCt为第t年的水泥产品综合能耗,CMC0为基准年的水泥产品综合能耗,CMPt为第t年的水泥产品产量;

MWt为第t年的墙体材料产品综合能耗,MW0为基准年的墙体材料产品综合能耗,MWPt为第t年的墙体材料产品产量;

ACt为第t年的建筑陶瓷产品综合能耗,AC0为基准年的建筑陶瓷产品综合能耗,ACPt为第t年的建筑陶瓷产品产量;

FGt为第t年的平板玻璃产品综合能耗,FG0为基准年的平板玻璃产品综合能耗,FGPt为第t年的平板玻璃产品产量,

c、总节能量:为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之和,

ΔEEM=ΔEstr-BM+ΔEtech-BM

(6)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量测算:

a、结构节能: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节能量主要选取交通运输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交通运输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第三产业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ΔEstr-T=GDPTP×(TGP1-TGP0)×((UACTP)0-TAC0)

其中,ΔEstr-T是指交通运输行业结构节能量;

GDPTP为第三产业增加值;TGP1为第t年的交通运输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TGP0为基准年的交通运输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UACTP)0为基准年的第三产业平均单位增加值能耗;TAC0为基准年的交通运输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b、技术节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量主要选取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领域的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换算周转量进行测算,主要测算公式如下:

ΔEtech-T=(TCt-TC0)×TCTt+(RCt-RC0)×RCTt+(WCt-WC0)×WCTt+(CAt-CA0)×CCTt

其中,ΔEtech-T为交通运输行业技术节能量;

TCt为第t年的公路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TC0为基准年的公路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TCTt为第t年的公路换算周转量;

RCt第t年的铁路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RC0为基准年的铁路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RCTt为第t年的铁路换算周转量;

WCt第t年的水运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WC0为基准年的水运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WCTt为第t年的水运换算周转量;

CAt第t年的民航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CA0为基准年的民航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CCTt为第t年的民航换算周转量;

c、总节能量:为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之和,

ΔET=ΔEstr-T+ΔEtech-T

(7)建筑行业节能量测算:

a、结构节能:建筑行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节能量主要选取建筑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筑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第二产业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ΔEstr-B=GDPSP×(BGP1-BGP0)×((UACSP)0-BAC0)

其中,ΔEstr-B是指建筑行业结构节能量;

GDPSP为第二产业增加值;BGP1为第t年的建筑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BGP0为基准年的建筑行业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UACSP)0为基准年的第二产业平均单位增加值能耗;BAC0为基准年的建筑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b、技术节能:居民建筑行业节能量主要选取单位面积能耗、节能面积进行测算,主要测算公式如下:

ΔEtech-B=(AECt-AEC0)×ESAt

其中,ΔEtech-B为居民建筑行业技术节能量;

AECt为第t年的居民建筑单位面积能耗,AEC0为基准年的居民建筑单位面积能耗,ESAt为第t年的节能面积,

c、总节能量:为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之和,

ΔEB=ΔEstr-B+ΔEtech-B

(8)重点行业节能量测算:将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交通运输、建筑等七大重点行业节能量进行累加,测算如下:

ΔE=ΔEE+ΔES+ΔENM+ΔEC+ΔEBM+ΔET+ΔEB

(9)全社会节能量测算:考虑重点行业及其他行业产业增加值占总GDP的份额、能源效率等指标,开展全社会节能量测算,并基于已测算重点行业节能量进行作证校验及贡献率分析,

a、结构节能:结构节能主要考虑产业结构变化实现的节能量,

式中:GDP为第t年的总产出;Si,t、Si,0分别为第t年和基准年年行业i,即前述7大重点行业及其他行业所占份额,Ii,0为基准年的能源效率,

b、技术节能:

式中:Ii,t为第t年的能源效率,

c、总节能量:为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之和,

VE=VES+VE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22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