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2D的电子凭据安全流转方法及系统、电子凭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3597.1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1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曹进;刘祥;李辉;朱辉;赵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H04W4/70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2d 电子 凭据 安全 流转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D2D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D2D的电子凭据安全流转方法及系统、电子凭据系统,用户设备1(UE1)与电子凭据服务器(SERVER)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用户设备1(UE1)与用户设备2(UE2)通过D2D信道连接。电子凭据服务器设置有证书颁发模块(CA)、认证模块(AS)、数据存储模块(DB),用户设备设置有登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D2D模块。本发明中同一用户拥有1台以上的设备,且其中已有1台设备(UE1)完成了与电子凭据服务器的认证以及数据传输。其它设备无需再次与电子凭据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通过与UE1建立D2D信道,完成票据状态的转移。本发明结构合理,可以节省电子凭据服务器的通信资源,简化用户操作,缩短凭据转移消耗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D2D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D2D的电子凭据安全流转方法及系统、电子凭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用户使用一台设备成功登陆并下载相关电子凭据信息后,若再购进一台新设备,想在新设备上同步凭据数据,那么需要在新设备上联网与服务器通信,再重复一遍登陆-认证过程后从服务器端下载电子凭据信息。随着票据系统去纸化、电子化进程的推进,使用电子凭据系统的用户越来越多。电子凭据系统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登陆以及数据传输请求,大量的请求给服务器带来巨大的处理压力,为服务器减少通信开销,节省通信频带资源,简化用户设备间电子凭据数据的转移过程,设计一种电子凭据系统的票据转移方案是迫在眉睫的需要。
随着票据系统去纸化、电子化进程的推进,使用电子凭据系统的用户越来越多。现有电子票据系统如微信电子发票,若用户购买了新的移动设备且希望将旧设备的电子发票同步到新设备上,必须在新设备上进行一次登陆-认证过程,登陆成功后新设备从微信的票据服务器将票据下载至新设备上,这样会导致电子凭据系统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登陆以及数据传输请求,大量的登陆请求给服务器带来了巨大压力,且电子凭据系统要求系统具有高吞吐量、高并发、应答迅速等特点,对于电子凭据的安全流转,新旧设备距离较近,且都由相同用户拥有,没有必要再重复一次登陆-认证过程,本方案将新设备的登陆-认证过程进行了简化,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使用户不需要登陆2次即可完成新旧设备票据的同步。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电子凭据系统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登陆以及数据传输请求,大量的登陆请求给服务器带来了巨大压力;对于电子凭据的安全流转,新旧设备距离较近,且都由相同用户拥有,没有必要再重复一次登陆-认证过程。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解决上述问题的难度在于,要保证新旧设备D2D信道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以及在信道建立后如何将旧设备的凭据数据妥善的传递到新设备上去。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解决上述问题后,可以减轻电子凭据服务器的服务压力、节省服务器处理资源、简化用户操作、加快电子凭据安全流转速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2D的电子凭据安全流转方法及系统、电子凭据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D2D的电子凭据安全流转方法,所述基于D2D的电子凭据安全流转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与电子凭据服务器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用户设备之间通过D2D信道连接,完成相互认证后,用户设备实时或定期获得UE1现有的以及今后的票据状态;电子凭据服务器包括但不限于证书颁发模块、认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用户设备设置有登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D2D模块且每一台用户设备出厂时都内置CA颁发的设备证书与设备私钥、电子凭据服务器的证书。
进一步,所述基于D2D的电子凭据安全流转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3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