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摄像头屏幕亮度的调节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1704.7 | 申请日: | 201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侯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力宇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头 屏幕 亮度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摄像头屏幕亮度的调节系统及方法,包含光线采集部分、控制部分、调节部分;本发明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采集、计算得到使用者眼睛实际观测到的环境的亮度,根据人眼的特性对环境亮度分为多段进行不同策略的屏幕亮度调整,使人眼处在最舒适的亮度比环境中,从而使移动终端屏幕发出的光不会对眼底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屏幕亮度调节系统及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侦测人眼进光量的屏幕亮度自动调节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代通信科技的进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先进,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发展与功能日益强大,使用者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日益依赖,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屏幕的分辨率、亮度对使用者眼睛的压力越来越大,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不适当的屏幕亮度调节,更加使使用者眼睛疲劳,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屏幕亮度过亮,会使使用者视网膜受到损伤,过量使用可能致使视网膜受到不可逆的伤害;设备屏幕亮度过暗,使用者的眼睛会加速疲劳,导致近视、老化等眼病的发生。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201510242504.9》、《201410583857.0》、《201410757114.0》的发明专利提出了解决方案,但这些解决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的发明专利,去除环境噪声时,只注意到去除光影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屏幕显示对侦测照度值的影响,如果侦测照度的传感器朝向与屏幕朝向一致,屏幕的显示内容、屏幕的亮度对光照度传感器的影响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的发明专利没有考虑到;如果侦测照度的传感器朝向与屏幕朝向不一致,得到的数据就不是使用者眼睛在看屏幕时眼睛方向射来的光线,换一个角度的光线和使用者眼睛方向的光线没有任何关系,照度值也没有任何可用之处,如果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的发明专利同时使用多个方向的光照度传感器,除了屏幕方向的传感器对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的发明专利有使用价值,其他方向的传感器对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的发明专利没有任何价值。
2、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201510242504.9》、《201410757114.0》的发明专利对当前的照度的侦测只是环境光照度值,并不关心射入使用者眼睛的光线的照度值,在相同的环境光照度值下,射入使用者眼睛的光线可能强也可能弱,所以环境光照度值不能作为调节屏幕亮度的参考值,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201510242504.9》、《201410757114.0》的发明专利因为使用环境光照度值作为调节屏幕亮度的唯一参考值而失去使用价值,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还会造成反向调节。
3、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201510242504.9》的发明专利有可能造成自激,此发明专利在使用时如果因为环境光照度的变化,使屏幕调亮,屏幕的亮度增加使环境光照度数值增加,数值增加后,根据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的发明专利所述方法屏幕会再次调亮,形成自激。
4、申请号为《201410583857.0》的发明专利对环境光照度、屏幕亮度做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后如果环境光照度、屏幕亮度比值相等,则所调整的方式也相同,这样的调整方式对光线太亮、太暗时不合适,太暗时变化不是线性。
移动终端屏幕太亮伤害人眼的原因是屏幕的亮度高于背景,人眼的瞳孔用于调节人眼进光量的多少,过多的进光量会伤害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瞳孔调节大小是根据目前总的进光量,如果屏幕的亮度高于背景,总的进光量不高,瞳孔会开的比较大,导致的结果是部分视觉细胞接收到过量的光线,从而对眼睛造成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力宇,未经侯力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