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制样品体积的水体沉积物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3598.8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4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弘杰;赵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常虹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样品 体积 水体 沉积物 采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样品体积的水体沉积物采样装置,包括套筒、上盖、底板、底板控制杆;上盖与套筒上部开口通过螺纹旋紧;套筒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低速直流伺服电机、螺旋套筒、采样桶、螺纹传动杆;螺纹套筒固定在套筒内部,与采样桶通过螺纹套接,且开口朝下;螺纹传动杆穿过螺纹套筒、传动轴承、传动齿轮,末端固定在采样桶底部外侧;传动齿轮与电机齿轮相啮合,电机带动电机齿轮转动;上盖设置控制台,上盖与套筒上部开口旋紧时,控制台、蓄电池与低速直流伺服电机构成回路;套筒外侧下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旋转轴,旋转轴上固定安装底板控制杆;底板与旋转轴连接并安装在固定板上;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底板小孔。该装置可以实现半自动化样品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研究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控制样品体积的水体沉积物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十分严重的领域。水环境不仅包括水体本身还包括水体底部的沉积物,沉积物作为水体污染的源和汇,对水体水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水环境往往需要对水中的沉积物进行研究分析。
为了对水中的沉积物进行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对其进行采样,并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和分析。传统的沉积物采样器无法控制采样体积并且操作过程大多采用人工取样,操作劳动强度较大,沉积物采集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制样品体积的水体沉积物采样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半自动化的样品采集。
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制样品体积的水体沉积物采样装置,包括:套筒1、上盖2、底板7、底板控制杆9;上盖2与套筒1的上部开口可以通过螺纹旋紧;
所述套筒1外侧上部设置有握持部件3;
所述套筒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5、低速直流伺服电机13、螺旋套筒6、采样桶11、螺纹传动杆17、2个传动轴承25、传动齿轮26、电机齿轮27;螺纹套筒6通过固定环23固定在套筒1内部;螺旋套筒6和采样桶11通过螺纹套接,且开口朝下,二者设置于套筒1的下部;2个传动轴承25通过传动轴承固定装置24固定安装,传动齿轮26安装在2个传动轴承25之间;螺纹套筒6的底部中心、传动轴承25圆心部位、传动齿轮26圆心部位均有与螺纹传动杆17相啮合的螺纹孔,螺纹传动杆17依次穿过螺纹套筒6、传动轴承25、传动齿轮26的螺纹孔,其末端固定连接在采样桶11的底部外侧;传动齿轮26与电机齿轮27相啮合;
蓄电池15与低速直流伺服电机13电性连接,低速直流伺服电机13带动电机齿轮27转动;
所述上盖2设置有控制台16,当上盖2与套筒1的上部开口旋紧时,控制台16、蓄电池15与低速直流伺服电机13构成回路,控制台用于精确控制低速直流伺服电机13的转动方向和转动圈数;
所述套筒1外侧下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上通过旋转轴连接装置22旋转安装有旋转轴8,旋转轴8上固定安装有底板控制杆9;所述底板7通过旋转轴连接装置22和旋转轴8连接并一起旋转固定在固定板20上;旋转轴连接装置22成“工”字形状,上下两部分分别固定安装在旋转轴8和底板7内部,通过其竖直杆部分将旋转轴8和底板7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使得旋转轴8转动将带动底板7一起转动;
所述底板7上设置有多个底板小孔21。
所述套筒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固定槽14和电机固定槽4;所述蓄电池固定槽14用于放置蓄电池15,所述电机固定槽4用于放置低速直流伺服电机13。
所述套筒1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水装置12,隔水装置12设置在螺纹套筒6上方,螺纹传动杆17从隔水装置12中穿过并通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3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