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浮旋转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9005.7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焦思程;阳红;刘有海;杨光伟;张敏;戴晓静;孙守利;尹承真;陈东生;管允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体 旋转接头 芯轴 管路通道 流体流通通道 相通 间隙配合 空心结构 使用寿命 外筒 支架 磨损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浮旋转接头,包括外筒体、连接在外筒体上的支架以及安装在外筒体内的芯轴,所述芯轴为其上设置有流体流通通道的空心结构,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有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所述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两者为相互独立的流体流通通道,且两者的其中一端均位于外筒体的外侧;所述芯轴与外筒体间隙配合,所述两者中,其中一者的另一端与位于芯轴与外筒体之间的间隙相通,另一者的另一端与芯轴上的流体流通通道相通。本旋转接头克服了传统旋转接头存在的运动精度较差、磨损较大、振动较强等的不足,能够有效提高旋转接头的运动精度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浮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在精密超精密加工机床中,为了减少夹持力对加工零件精度的影响,常使用夹持力小且均匀的真空吸具作为夹具。为了形成真空,往往需要应用到旋转接头作为部件。
旋转接头是使流体介质(液体、气体等)在静止管道与旋转设备中流通的连接密封件,在诸如数控加工中心一类的精密机械加工装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业界也在不断优化旋转接头的结构设计,如中国专利(CN 103047501 B)公开了一种能够同时连接充气机与真空泵、充气路径与抽真空路径平行且均匀围绕旋转轴线、具有较高密封性的气用旋转接头。
进一步优化旋转接头的结构设计以使得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零件加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旋转接头采用机械转动轴承,未考虑运动精度的问题,
上述机械加工装备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各个部件的精度要求也随之提升。传统旋转接头的旋转副大都采用机械式轴承作为支承,其接触大多是刚性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与发热,而且刚性结构无法有效阻隔机械结构的振动,制约了旋转接头的运动精度与使用寿命,对于主轴的回转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国专利(CN 103047501 B)公开了一种能够同时连接充气机与真空泵、充气路径与抽真空路径平行且均匀围绕旋转轴线、具有较高密封性的气用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采用机械转动轴承,未考虑运动精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旋转接头的结构设计以使得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零件加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浮旋转接头。本旋转接头克服了传统旋转接头存在的运动精度较差、磨损较大、振动较强等的不足,能够有效提高旋转接头的运动精度及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浮旋转接头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气浮旋转接头,包括外筒体、连接在外筒体上的支架以及安装在外筒体内的芯轴,所述芯轴为其上设置有流体流通通道的空心结构,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有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所述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两者为相互独立的流体流通通道,且两者的其中一端均位于外筒体的外侧;
所述芯轴与外筒体间隙配合,所述两者中,其中一者的另一端与位于芯轴与外筒体之间的间隙相通,另一者的另一端与芯轴上的流体流通通道相通。
具体的,以上设置为:所述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两者为相互独立的流体流通通道,即以上第一管路通道和第二管路通道均为设置在外筒体上的管路,且两个管路中流体互不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9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级高纯氨输送管道中管段偏心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环保防锈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