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路面平整度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6739.X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浩翔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徐小磊 |
地址: | 45000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带 测量尺主体 转动轮 平整度测量装置 道路路面 三米直尺 道路平整度检测 前后方向延伸 滚动配合 两端转动 路面接触 支撑移动 转动轴线 变形的 上侧面 下侧面 朝上 施压 缠绕 装配 搬运 延伸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路面平整度测量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测量尺主体,测量尺主体的前后两端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转动轮和后转动轮,前、后转动轮上缠绕有循环行走带,循环行走带的下侧带体部分的下侧面用于与路面接触滚动配合,测量尺主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下侧带体部分上侧的用于对下侧带体部分的上侧面支撑移动配合以防止下侧带体部分朝上变形的行走带施压结构。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三米直尺对道路平整度检测时,需要操作人员搬运三米直尺而导致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道路路面平整度测量的道路路面平整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沥青路面,无论是新浦沥青路面还是老旧沥青路面,根据JI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需要对其进行平整度检测。
常用的一种平整度检测方式是三米直尺检测,三米直尺由刚性材料的硬木或铝合金钢制成,使用时,三米直尺沿纵向放置在被检测的路面上,被路面支撑后,三米直尺形成了一个与路面整体平行的基体,使用楔形塞尺测量一定间隔位置的三米直尺的底部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比如说要求间隔为250mm,间隙差在0.5mm以内属于符合要求。规程中规定,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三米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综上,需要进行多尺测量,而现有技术中,需要操作人员一尺一尺的朝前移动,劳动强度大,且测量效率低,此外每次放尺结束后,都需要使用塞尺去测量一定间距下的高度差及最大间隙的位置,劳动强度大,最大间隙位置需要目测,也存在较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路面平整度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三米直尺对道路平整度检测时,需要操作人员搬运三米直尺而导致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道路路面平整度测量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测量尺主体,测量尺主体的前后两端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转动轮和后转动轮,前、后转动轮上绕有循环行走带,循环行走带的下侧带体部分的下侧面用于与路面接触摩擦配合,测量尺主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下侧带体部分上侧的用于对下侧带体部分的上侧面支撑移动配合以防止下侧带体部分朝上变形的行走带施压结构。
前转动轮、后转动轮均为从动轮,测量尺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被相应牵引车辆相连的牵引结构。
所述前转动轮或后转动轮为由动力机构驱动的主动轮。
所述测量尺主体的长度为三米。
测量尺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高度值测量传感器。
所述测量尺主体的长度为三米,高度值测量传感器有四个,由前至后,相邻两个高度值测量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分别为750mm、250mm和500mm。
所述循环行走带为履带,履带由多个首尾顺次铰接相连的履带节构成,行走带施压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施压面,施压面与下侧带体部分的上侧面滑动接触配合。
所述循环行走带为同步齿形带,同步齿形带的内侧于齿的左右方向至少一侧具有接触平面,行走带施压结构与所述接触平面支撑接触配合。
所述行走带施压结构包括多个沿前后方向顺序布置的滚动支撑体,滚动支撑体与接触平面滚动接触配合。
行走带施压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施压面,施压面与接触平面滑动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浩翔,未经马浩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6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路面摊铺压实厚度的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路面基层养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