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生理数据智能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5851.1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4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朋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1;A61B5/145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0803 重庆市綦***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终端 处理终端 生理数据 腕带 人体生理数据 无线通讯连接 智能监测系统 标签信息 采集 监测结果 实时采集 颜色变化 监测 变色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体生理数据智能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设置有监测终端和处理终端,该监测终端连接有腕带,该腕带为变色腕带,所述监测终端实时采集人体的生理数据,并根据生理数据控制腕带的颜色变化,该生理数据包括采集时间和生理数值。所述处理终端设置有NFC标签,所述监测终端连接有NFC读写器,所述监测终端通过NFC读写器获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并根据标签信息与处理终端建立无线通讯连接,在建立无线通讯连接后,所述监测终端将采集的生理数据发送给处理终端,所述处理终端对生理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监测结果进行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产生电信号的传感装置进行用于诊断目的测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体生理数据智能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病人在住院后,为了方便医生确定病人的身体情况,都需要对病人的生理特征数据进行监测。现有的医院对于不是危重的病人,都是间隔一段时间才对病人的生理特征数据进行检测。这种方式不能实时检测到病人的生理数据,容易遗漏掉一些重要的生理特征数据。对于病人在间隔的时间里生理特征发生突变,医生也不能及时发现,不方便医生确定病人的身体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生理数据智能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通过监测终端能实时采集病人的生理数据采集,防止数据遗漏,并且根据采集到的生理数据控制腕带的颜色变化,提示医生病人生理特征发生变化。监测终端将采集的生理数据发送给处理终端进行处理,得出监测信息,方便医生确定病人的身体情况。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体生理数据智能监测系统,设置有监测终端和处理终端,该监测终端连接有腕带,该腕带为变色腕带,所述监测终端实时采集人体的生理数据,并根据生理数据控制腕带的颜色变化,该生理数据包括采集时间和生理数值。
所述处理终端设置有NFC标签,所述监测终端连接有NFC读写器,所述监测终端通过NFC读写器获取NFC标签的标签信息,并根据标签信息与处理终端建立无线通讯连接,在建立无线通讯连接后,所述监测终端将采集的生理数据发送给处理终端,所述处理终端对生理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监测结果进行显示。
监测终端通过腕带能佩戴在病人手腕上,实时进行生理数据采集,并且能根据采集生理数据控制腕带颜色变化,方便医生及时发现病人的生理特征变化。能通过处理终端得出监测信息,方便医生确定病人身体情况。
更进一步的,所述腕带设置有N根柔性纤维,每根柔性纤维的表面均包覆有电致变色薄膜,该电致变色薄膜经开关电路连接有电源,所述监测终端根据采集的生理数据控制开关电路的通断。
更进一步的,所述腕带设置有N根柔性纤维和开关控制模块,该柔性纤维的表面设置有至少2条不同颜色的电致变色薄膜带,所有电致变色薄膜带均沿柔性纤维的表面呈螺旋分布,且相互绝缘;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设置有多个开关电路,该开关电路与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带的种类一一对应,所有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带分别经对应的开关电路连接电源,所述监测终端根据采集的生理数据控制每种电致变色薄膜带的电源通断。
更进一步的,所述腕带设置有腕带主体和开关控制模块,该腕带主体表面包覆有M层透明的电致变色薄膜,所有电致变色薄膜叠加在一起,且通电后颜色各不相同;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设置有多个开关电路,所有开关电路与所有所述电致变色薄膜一一对应,所有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分别经对应的开关电路连接电源,所述监测终端根据采集的生理数据控制每层电致变色薄膜的电源通断,N和M均为正整数。
更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终端设置有:
蓝牙主端模块,用于与处理终端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体的生理数据,该生理数据包括体温数据、血压数据、心率数据、血糖数据以及血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朋,未经吴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5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