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通讯接口的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5478.X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毛红艳;孟祥斌;包妍;秦东宝;柳东辰;李星纬;赵乾;董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接口 信息处理模块 信息输入模块 垃圾信息 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系统 中央处理器 关联 过滤处理 家庭琐事 信息处理 信息规划 信息输入 暴露 分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通讯接口的信息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信息输入:信息在输送的过程中,在输送至通讯接口处时,部分信息与通讯接口取得关联,多余的信息自动进行过滤处理;S2:信息处理:中央处理器对通讯接口内输送的信息进行第一次处理,第一次处理为取得关联的信息进行分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通讯接口的信息传递系统,包括信息输入模块,所述信息输入模块连接有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有信息规划模块。本发明实用性高,能够使得垃圾信息能够暴露,彻底的清理掉垃圾信息,并且能够使得人们感受到工作的时候避免被家庭琐事干扰,生活的时候避免被工作的琐事干扰,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传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通讯接口的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在区分所有与之相连的主机时,均采用了唯一、通用的地址格式,即每一个与网络相连接的主机都被指派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网络中的地址方案分为两套:IP(Internet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系统和域名地址系统,目前的通讯接口的信息都是直接输出的,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虽然目前能够过滤掉大部分的垃圾信息,但是始终有一些垃圾信息处理不掉,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接口的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接口的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通讯接口的信息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信息输入:信息在输送的过程中,在输送至通讯接口处时,部分信息与通讯接口取得关联,多余的信息自动进行过滤处理,事先设置关联信息,当信息没有取得关联时,此时信息即为多余的信息,没有关联的信息此时自动过滤,效率较高;
S2:信息处理:中央处理器对通讯接口内输送的信息进行第一次处理,第一次处理为取得关联的信息进行分类;
S3:信息规划:对S2中分类处理完成后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具体需要进行轻重规划,即工作类信息大于生活类信息,生活类信息大于服务类信息,通过对中央处理器进行编码,即对于工作人群设置工作号码,生活人群设置生活号码,然后其他的都设置服务号码,在接近号码时中央处理器对号码进行识别并分类处理;
S4:信息缓存:信息规划后对规划后的信息进行统一缓存处理,避免在查找需要的信息时信息发生丢失;
S5:信息调节:S3中所述的轻重规划后的信息是默认设置的,根据人们的需要是可以对其进行调节的;
S6:信息匹配:此时信息与网关IP地址信息进行匹配,匹配完成时,会自动进行信息反馈处理;
S7:一次信息输出:当信息匹配完成并且成功时,信息此时自动输出,当信息匹配完成但匹配不成功时,此时信息进行二次过滤处理;
S8:二次信息输出:对匹配不成功的信息进行二次过滤,直到信息能够输出成功;
S9:当S7和S8中所述的信息匹配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型号代码,然后所生成的型号代码会被保存记录,型号代码同时会被数据终端进行识别,被修改后的型号代码会自动漏出破绽,漏出破绽的型号代码会被进行销毁处理,然后命令子代码重新生成一个型号代码并发送过来,识别后会对型号代码进行分析,对其的能力和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进行能力和性能评价后的型号代码会被沾上标签,用于人们对型号代码的判断。
优选的,所述S1中,多余的信息主要指一些垃圾信息,能够对其进行自动过滤,抑制此类信息的输出。
优选的,所述S2中,分类的信息包括服务类信息、工作信息和生活信息。
优选的,所述S3中,当同时有生活类信息、工作类信息和服务类信息输出时,首先输出工作类信息,然后输出生活类信息,最后输出服务类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程学院,未经沈阳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54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