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双源能源互联网交易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2972.0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涛;李剑辉;曾凯文;姚坤;刘嘉宁;万杰;李嘉龙;张轩;陈雨果;白杨;罗钢;陈晔;林少华;王琦;郭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1 | 分类号: | G06Q10/0631;G06Q10/067;G06Q4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能源 互联网 交易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双源能源互联网交易方法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S10、将发电单元、供热单元、用户发布的数据信息打包成区块并加密,并在将区块传递给每个网络节点;S20、建立热负荷动态响应模型和最优化求解模型,基于区块中的供热需求数据求解出供热模型的最优解;S30、建立基于智能合约博弈的能源互联网电力最优化调度模型,利用区块中的电力需求数据求解出电力调度模型的最优解;S40、将求解后的最优解数据打包入区块并将区块发送全网,交易时间到达时,自动完成价值转移。本申请打破传统能源系统中供电、供热、供冷等不同能源相对封闭的壁垒,实现多能源的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双源能源互联网交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数据价值的认识逐渐提升,很多基于大数据的技术应运而生。基于这种需求,“互联网+”及云计算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能源领域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在技术上已经进入了瓶颈期,比如现有的技术手段很难改变国内大量弃风弃光现象,这也违背了当前所提倡的节能环保理念。因此很多人从互联网与能源网的关系入手,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并指出这将是改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能源互联网技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并且支持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技术系统接入,实现了广域能源的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它也符合目前国家在大力提倡的电力系统电气化改造进程。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各国都看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前景,纷纷制定各种发展计划,期望在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占有更多的话语权。
目前,在能源互联网的研究探索中,以去中心化和信任机制为主要特征的区块链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区块链技术源于比特币,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实现。区块链技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具有去中心化、开放透明、安全可信的特点。这种方法允许多用户的接入,有利于消纳更多的新能源并接入更多的能源消费者,改变目前以一次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许多的研究者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互联网技术具体实现方式。例如,基于主动配电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以及柔性直流技术在能源互联网应用。还有一些学者在能源互联网接入端口装置上展开研究,以期实现更多用电设备便捷接入电力网络。综合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目前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互联网技术都仅针对电力领域,并没有打破传统能源系统中供电、供热、供冷等不同能源相对封闭的壁垒,实现多能源的综合利用。如何从技术层面实现多种能源共同接入的能源互联网,对实现最终的能源互联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双源能源互联网交易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传统技术没有打破传统能源系统中供电、供热、供冷等不同能源相对封闭的壁垒,实现多能源的综合利用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双源能源互联网交易方法,包括:
S10、将发电单元、供热单元、用户发布的数据信息打包成区块并加密,并在将区块传递给每个网络节点;
S20、建立热负荷动态响应模型和最优化求解模型,基于区块中的供热需求数据求解出供热模型的最优解;
S30、建立基于智能合约博弈的能源互联网电力最优化调度模型,根据阻塞价格和区块中的电力需求数据求解出电力调度模型的最优解;
S40、将求解后的最优解数据打包入区块并将区块发送全网,交易时间到达时,自动完成价值转移。
优选地,所述步骤S20包括:
S201、建立热负荷动态响应模型,模型包括:
供热管道始末端温差:
换热器模型的换热热阻为:
构建供热模型:Qa=maCp(Ts-T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2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机组发电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备制造业大数据管理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