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倒抗病水稻新品种培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92423.3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2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庆;耿海燕;舒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刘玉欣 |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 水稻 新品种 培育 方法 | ||
1.一种抗倒抗病水稻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如下操作步骤:
S1:亲本选择;以多年生产性状稳定的抗病水稻深两优841作为亲代父本;在父本基础上,选择多年生产性状稳定的抗倒伏早稻中丝2号作为母本;选择多年生产性状稳定的抗倒伏中稻藤系144作为母本;选择多年生产性状稳定的抗倒伏晚稻花粳45作为母本。
S2:亲代培育;将抗病水稻深两优841分别与抗倒伏早稻中丝2号、抗倒伏中稻藤系144和抗倒伏晚稻花粳45进行亲代杂交选育,分别得到亲代种F01、F02和F03。
S3:亲代种培育;将步骤S2中获得的亲代种F01、F02和F03分别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2000-2500粒,并分别种植在不同的试验稻田内,由各组稻田内的亲代种F01、F02和F03自行杂交授粉,在授粉完成后,对种植有亲代种F01、F02和F03的稻田分别利用鼓风机每间隔两天鼓风5-7小时,并在鼓风间隔时期投放水稻病害真菌,在鼓风机和水稻病害真菌的作用下,剔除出每组稻田中的倒伏水稻和患病水稻,再由水稻生长和成熟,并由人工采收,在每组稻田内分别得到二次代种F11、F12和F13。
S4:二次代种培育;将步骤S3中获得的二次代种F11、F12和F13分别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2000-2500粒,并分别种植在不同的试验稻田内,由各组稻田内的二次代种F11、F12和F13自行杂交授粉,在授粉完成后,对种植有二次代种F11、F12和F13的稻田分别利用鼓风机每间隔两天鼓风5-7小时,并在鼓风间隔时期投放水稻病害真菌,在鼓风机和水稻病害真菌的作用下,剔除出每组稻田中的倒伏水稻和患病水稻,再由水稻生长和成熟,并由人工采收,在每组稻田内分别得到三次代种F21、F22和F23。
S5:抗倒抗病种子选择;将步骤S4中的得到的三次代种F21、F22和F23反复进行步骤S4的选育操作,得到各个子代种FN1、FN2和FN3,且FN1、FN2和FN3表现出稳定的抗倒抗病性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倒抗病水稻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和S4中每组稻田中,在水稻的各个生长周期内,需要保证各组稻田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自然环境相同。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倒抗病水稻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和S4中,在对每组稻田中水稻进行鼓风和投放水稻病害真菌时,需保证鼓风机鼓风时间以及鼓风间隔相同,同时保证投放的水稻病害真菌相同且顺序保持一致。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倒抗病水稻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的水稻病害真菌为稻瘟病真菌、纹枯病真菌和白叶枯病真菌,其投放顺序为,第一次投放稻瘟病真菌,第二次投放纹枯病真菌或者白叶枯病真菌中的一种,第三次投放纹枯病真菌或者白叶枯病真菌中剩余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24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