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板卡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2025.1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0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龙;张洪宾;刘同强;邹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12/1009;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址映射表 存储设备 数据备份 备份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读取 备份命令 存储介质 读取请求 对比结果 接收数据 目标板卡 通信接口 增量备份 板卡 离线 种板 操作系统 申请 写入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一种板卡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数据备份命令,并获取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第一地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第二地址映射表;对比所述第一地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地址映射表,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差异地址映射表;根据所述差异地址映射表向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发送数据读取请求,并将读取的数据写入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备份方法,通过与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均相连的目标板卡实现数据备份,不需要操作系统的参与,可以实现离线完成数据备份,操作简单。另外,增量备份只需要备份与前一次相比增加或者被修改的数据,大大加快了备份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一种板卡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基于NAND Flash的存储设备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接口控制器、闪存转换层和NAND闪存阵列。Flash存储器转换层实现对Flash存储器的管理时,最基本和关键的是地址映射策略。地址映射是指从文件系统发出的虚拟逻辑地址到Flash存储器中真实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随着人们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日常的应用中,很多场合需要对数据进行备份,尤其银行和企业项目开发过程中,一旦数据损坏,会给银行和企业带来致命的损失。在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软件的方式进行备份,即利用操作系统进行数据备份,操作复杂且需要占用操作系统的资源,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在数据备份过程中减少操作系统的参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一种板卡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数据备份过程中不需要操作系统的参与,通过读取NAND Flash的存储设备的地址映射表,便可完成对存储设备的增量备份,其中,增量备份只需要备份与前一次相比增加或者被修改的数据,大大加快了备份的速度,此外,还可以保留以前的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应用于目标板卡,所述目标板卡分别与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相连,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数据备份命令,并获取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第一地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第二地址映射表;
对比所述第一地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地址映射表,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差异地址映射表;
根据所述差异地址映射表向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发送数据读取请求,并将读取的数据写入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其中,获取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第一地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第二地址映射表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地址映射表存储至第一内存空间中,将所述第二地址映射表存储至第二内存空间中。
其中,对比所述第一地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地址映射表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内存空间和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中的地址映射表是否完整;
若是,则执行对比所述第一地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地址映射表的步骤。
其中,所述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数据备份命令,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操作系统的数据备份命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系统,应用于目标板卡,所述目标板卡分别与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相连,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数据备份命令,并获取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第一地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第二地址映射表;
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所述第一地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地址映射表,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差异地址映射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2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