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中水中氮、磷元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1898.0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鸽;黄晟;孟锋;王俊勃;思芳;赵颖;车雪;滑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宁文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元素 硫酸亚铁 电化学絮凝 絮凝沉降 水中 步骤实施 初步处理 回收处理 技术结合 简单成本 质量比 沉降 去除 絮凝 水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中水中氮、磷元素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调节中水的pH值,使之适于硫酸亚铁的絮凝沉降;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中水按一定的质量比投入硫酸亚铁进行初步的絮凝沉降,得到初步处理的中水;步骤3、对经步骤2处理得到的水体进行电化学絮凝沉降,进一步除去氮、磷元素,最终得到可进一步利用的较纯净中水。本发明利用硫酸亚铁絮凝技术结合电化学絮凝技术来对中水进行回收处理,不仅可以高效的去除中水中的氮、磷元素,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中水中氮、磷元素的方法。
技术背景
中水主要是指生活污水或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要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的水质在自来水与污水之间,中水系统则可以分为城市中水系统、家庭中水系统、小区中水系统和独立建筑中水系统。城市中水系统的中水水量较大,而且水源主要为污水,可供用较大规模的工业用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指标均符合一般的浇灌以及冷却的要求,但水仍含有大量的氮、磷等一些营养元素还无法达到生产使用的标准,这是许多利用此水为水源的景观用水出现富营养化的原因。
目前对中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化法、活性污泥法以及膜处理法。
物化法(中和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混凝法)与传统的二级处理技术相比,提高了出水水质、污泥产量较少,但该技术占地面积较大、水质平衡难以调节且水质较差。活性污泥法(SBR法、CASS法、MSBR法)虽然水质、水量适应范围较广且水处理效率较高,但该技术控制要求高、占地面积较大、出水水质不高。膜处理法(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法、MBR法、生物转盘法)所需投资较大、处理过程中常伴随噪音异味等,而且需要时常更换生物膜。
硫酸亚铁絮凝技术虽然用法简单,但其在絮凝过程中会与水中的有色物质反应生成难以絮凝沉降的有机铁化合物,降低水处理效果,而近年兴起的电化学絮凝技术则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点。电化学絮凝法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其处理成本不断下降使之具有推广价值。并且电化学絮凝法能够有效与其他处理技术结合,与硫酸亚铁絮凝技术结合后兼具成本低廉和处理后水质好的优点,因此这两种方法具备结合条件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中水中氮、磷元素的方法,通过在硫酸亚铁絮凝技术处理流程中增加电化学絮凝处理过程,可以提高处理后的中水水质的同时,还能降低处理成本。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中水中氮、磷元素的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称取中水样本,通过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调节其PH,再向中水样本中投加硫酸亚铁适量,搅拌,絮凝沉淀,再进行过滤得到初步处理后的水体A;
步骤2、对经步骤1处理的水体A进行电解处理,控制通电时间与通电电压,得到最终处理完毕的水体。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1、量取中水样本200mL,向中水样品中加入稀硫酸或5%的氢氧化钠调节其pH值至5~7;
步骤1.2、向经步骤1.1处理的中水样本中投加硫酸亚铁,投加亚硫酸铁的体积为中水样本体积的4%~9%,搅拌5分钟,絮凝沉淀1.5h,过滤后得到初步絮凝沉降处理后的水体A。
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2.1、对经步骤1处理过的水体A进行电解处理:以铝板作为导电材料进行电解,极板间距为10mm;
步骤2.2、将步骤2.1中电解后的中水经过滤除去沉积物,得到最终处理后的水体。
步骤2.1中的通电电压为10~30V。
步骤2.1中的通电时间为20~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