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臭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8253.1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季生象;王松;王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易西(中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8 | 分类号: | B01J20/28;B01J20/26;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贾颜维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高分子 臭氧材料 吸收剂 臭氧 多孔载体 二次污染 分解 制备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分子筛 多孔载体孔道 活性氧化铝 活性炭 凹凸棒土 臭氧分子 臭氧吸收 多孔树脂 多孔纤维 活性白土 活性炭类 绿色环保 碳碳双键 吸附材料 硅藻土 海泡石 侧链 硅胶 三键 脱附 吸附 主链 吸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臭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除臭氧材料包括多孔载体和所负载的有机高分子吸收剂,多孔载体包括:多孔树脂、MOF、COF、活性氧化铝、硅胶、分子筛、活性炭、海泡石、凹凸棒土、硅藻土、活性白土、多孔纤维等的一种或多种;有机高分子吸收剂至少包含一种主链和/或侧链上具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本发明除臭氧材料能够吸收分解空气中的臭氧,解决了活性炭类吸附材料无法分解臭氧,所吸附臭氧在环境条件改变时脱附,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同时,通过将有机高分子吸收剂负载于多孔载体孔道表面,增加有机高分子吸收剂与臭氧分子接触面积,提高了臭氧吸收分解效率,不产生二次污染,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臭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主要存在于大气的平流层中,距地面10-50千米,起到吸收有害的紫外线辐射的作用,这也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虽然在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够起到保护人类与环境的重要作用,但其在对流层浓度增加,则反而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根据职业卫生与安全标准,臭氧的安全浓度限值为100ppm,超过此浓度的臭氧会引起头痛、喉咙干渴以及黏膜损伤。《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臭氧限值为0.16毫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规定1小时臭氧浓度均值不得超过0.16毫克/立方米。
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快速、安全的杀菌气体,可杀灭细菌芽孢、病毒、真菌等病原体,还可用于净化空气、处理工业废物以及作为漂白剂。由于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而不可避免会有臭氧泄漏现象的发生,这会对操作工人及周边生活居民的健康产生危害。
在工业上,多以用干燥的空气或氧气为原料、并采用5~25千伏的交流电进行无声放电制取臭氧。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但凡应用到高压电的场景中,也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臭氧,这些臭氧同样会对身体健康有害,需要及时清除。例如:在航空器飞行中,机舱外的空气进入机舱前需要脱除臭氧;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在工作时因高压静电产生臭氧,其浓度超出国家标准数倍,同样需要进行清除;除此之外,由于消毒的放电过程也会产生臭氧,因而除臭以及废水处理单元也需要去除臭氧以达到相关标准。
针对臭氧污染的治理方法已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治理臭氧污染的方法,包括通风换气法、植物净化法、物理吸附法、热分解法、电磁波辐射分解法、药液吸收法等。但是,现有方法都不能有效解决臭氧污染问题。因此,研究一种能够高效、快速吸收分解臭氧的新材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臭氧材料,以解决现有的臭氧净化产品中存在的制备工艺复杂、生产原料成本高、使用条件苛刻、无法彻底消除臭氧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除臭氧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简便易得,方法简便易行,所得产物无需依赖外界条件即可实现臭氧消除等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臭氧材料,所述除臭氧材料包括多孔载体以及负载于所述多孔载体上的有机高分子吸收剂;所述有机高分子吸收剂中,至少包含一种主链和/或侧链上具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除臭氧材料中,所述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天然橡胶,杜仲胶,聚丁二烯,聚戊二烯,聚异戊二烯,聚乙炔,聚丙炔,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或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除臭氧材料中,所述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0g/mol;更优选的,所述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g/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易西(中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艾易西(中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8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粒子纳米微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冶金基硝酸根水滑石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