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模块化轻质隔墙房屋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7545.3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7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工一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质墙体 楼板 螺栓 支撑件 高度调整件 轻质隔墙 模块化 装配式 顶紧 拆卸 全生命周期 无粉尘污染 顶紧方式 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 螺纹联接 墙板拼接 现场安装 建筑梁 建筑柱 房屋 板砼 户型 砌筑 墙板 施工 下端 支承 装配 配合 业主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模块化轻质隔墙房屋及施工方法,包括上楼板、下楼板以及安装在上、下楼板之间的轻质墙体,轻质墙体顶部与上楼板顶紧配合,轻质墙体底部通过高度调整件与下楼板顶紧配合;轻质墙体由多个模块墙板拼接而成,高度调整件包括支撑件和调节螺栓,调节螺栓装在支撑件上,调节螺栓下端支撑在下楼板上,模块墙板底部支承在支撑件上。本发明采用轻质墙体,且轻质墙体与建筑梁、板砼采用顶紧方式固定,无需砌筑,无粉尘污染,且装配拆卸简单、易操作,业主可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现场安装,在收房后可根据自己家庭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拆卸安装;轻质墙体与建筑柱采用螺纹联接,新建建筑可在建筑设计时就可介入户型的全生命周期的规划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模块化轻质隔墙房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多、高层居住建筑中的隔墙主要采用的是砖砌结构,无论是实(空)心页岩砖还是混凝土砌块,甚至是混凝土预制板墙等均是固定尺寸,在施工时需要运输到各个楼层,由建筑工人进行切割、砌筑工作,砌筑时需要使用水泥、砂石,从生产、运输到施工均有粉尘污染,且砖的制造会破坏自然环境、污染自然环境。
此外,切割、砌筑工作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个工人因施工技术的娴熟程度不同,对墙体的垂直度,灰缝饱满度等质量把控有很大的影响,施工完成后,为了美观,还需要对墙体内外侧进行抹灰处理。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建筑造价也在不断增加。
其次,中国部分地区处于地震多发区,国家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各种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和措施要求,经过不断的实践,已经趋于成熟,也就是说,现在城市里凡是进行了专业设计的建筑项目在遇到抗震设防范围内的地震强度时,建筑结构本身是趋于安全的,不会给使用的人们造成直接的生命安全隐患,但实践中发现,遇到地震时,还是有人在建筑承重结构没有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却因为砖墙坍塌破坏被砸伤甚至死亡的事件。
目前,无论是框架结构还是剪力墙结构,在结构抗震计算的时候是没有考虑砌体隔墙这一部分的,也就是说砌体隔墙是不参与抗震验算的。现实中,因为砌体本身有一定的重量和刚度,对于结构的整体来说,或多或少有影响和约束作用,因为砌体结构自重大,计算时,会放大我们的地震力,此时需要通过增加更多的剪力墙和钢筋去抵抗这些外来的力量,这不仅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还提高了成本造价;因砌体自身刚度,一方面需要砌体与主体尽可能的各自独立,另一方面要防止砌体在地震时坍塌破坏,又不得不设置各种构造加强措施与主体连接在一起,这样做会改变建筑的计算刚度和变形,使得建筑整体实际的刚度和变形与设计师们用电脑模拟出来的情况出入较大,而这个影响对于建筑的原结构来说其实是不利和不安全的。
CN107965088A公开了一种新型墙体结构,该墙体结构是现行国家提倡的整体装修的新型墙体结构,由多个单元节能环保材料拼接而成,该墙体结构使用钢结构及框架结构非承重内外墙的设计,墙体完成后不需要进行二次装修,节约成本,该墙体结构极大地简化了房屋墙体的建造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建筑作业更加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模块化轻质隔墙房屋及施工方法,采用轻质墙体,轻质墙体与建筑梁、板砼采用顶紧配合固定,与建筑柱采用螺纹联接,无需砌筑,无粉尘污染,且装配方法,简单、易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模块化轻质隔墙房屋,包括上楼板、下楼板以及安装在上楼板与下楼板之间的轻质墙体,所述轻质墙体顶部与上楼板顶紧配合,轻质墙体底部通过高度调整件与下楼板顶紧配合。
其中,轻质墙体包括至少一个模块墙板。
进一步的,模块墙板为矩形,轻质墙体由多个模块墙板拼接而成。
进一步优选地,模块墙板包括轻钢龙骨和面板,所述面板有两个,所述轻钢龙骨位于两个面板之间,面板与轻钢龙骨通过螺栓连接、粘接或锚接,两个面板之间填充有吸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工一,未经王工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7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