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银线、其生产方法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6009.1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纳尔森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83/04;C08K9/10;C08K3/34;B29C69/00;B29C41/26;B29C55/14;B29C5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李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银线 镀铝 生产 酸性物质 重金属 质轻 生产工艺 生产成本 环境保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金银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所述避免了传统方法生产的金银线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并难于控制,产生重金属、酸性物质等有害物,不利于环境保护及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本发明提供了免镀铝、烫金的金银线及其生产方法,具有柔性强、质轻、无需镀铝、烫金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银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银线、其生产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金银线属于包装产品中的辅助材料,用于各类外封包装。目前,市场上用于包装的金银线产品以镀铝、洗铝、烫金、激光为主,金银线通常采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为基膜,包装使用过程中,为增加其他功能,在生产中镀铝、烫金,俗称“金银线”,一般分为满金拉线、单金拉线和激光防伪烫金拉线。
传统方法生产的金银线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并难于控制,最为重要的是所有清洗液、铝材、腐蚀性材料均含有溶剂型物质、重金属、酸性物质等有害物,不利于环境保护及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银线、其生产方法及用途,其在于提出一种免镀铝、烫金的金银线及其生产方法,具有柔性强、质轻的特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银线、其生产方法及用途。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丝由高分子化合物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金银丝中含有珠光粉。
进一步地,包括将100目云母粉以1:1000的质量与纯净水混合,加热至85℃,搅拌后用10%的盐酸调整PH值至3.5后加入20g/L的TiOCl2溶液至混合液显银色,搅拌均匀后调节pH至7.5获得混合液一,向混合液一中加入等体积0.5mol/L的硅酸钠溶液获得混合液二,向混合液二中加入偶联剂KH550,混合均匀后进行抽滤烘干,387℃烧制20 min获得银色珠光粉。
进一步地,将100目云母粉以1:1000的质量与纯净水混合,加热至85℃,搅拌后用10%的盐酸调整PH值至3.5后加入20g/L的FeCl3溶液至混合液显金色,搅拌均匀后调节pH至7.0获得混合液三,向混合液三中加入等体积0.5mol/L的硅酸钠溶液获得混合液四,向混合液四中加入KH560,混合均匀后进行抽滤烘干,465℃烧制15 min获得金色珠光粉。
进一步地,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mL超纯水和100mL甲醇,并在室温下以750rpm搅拌20分钟,将权利要求3中获得的银色珠光颜料100g均匀分散于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升温至85℃,加入钛酸酯偶联剂至其在液体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薄膜,通过氧桥与二氧化钛颗粒牢固相连而均匀地包覆在颜料表面,方程式如下:CH=CH-Si-(OH)3+3TiO2-OH=CH2-CH-Si-(O-TiO)3+3HO2,最终获得混合液A,向混合液A中加入8.12g作为二氧化硅前体的Si(OC2H5)4和作为催化剂的10mL氨,最终混合物中Si(OC2H5)4、氨、水和甲醇的浓度分别为0.45M,1.6M,10M和12.1M,在60℃下冷凝3小时后,通过搅拌将溶液冷却至室温以防止聚集,获得银色高分子材料,将所述银色高分子材料与基材聚丙烯混合,将配好的原料在主、辅挤出机上熔融挤出,经过计量和过滤后进入模头;从挤出机挤出熔体紧贴骤冷辊表面,在骤冷辊和水浴、导向辊的作用下 形成流涎膜;将流涎膜引出,在纵向拉伸机前后不同辊速的拉伸辊以及中间的加热 辊的作用下,纵向拉伸;然后在横向拉伸机,用链条夹具夹住薄膜两边,沿着逐渐变宽的轨 道向前移动,经过加热区域以及定型区域,将薄膜的宽度变大;经过切边,测厚以及电晕处理,将薄膜卷为筒状膜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纳尔森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纳尔森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6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