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机降噪方法及低噪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5813.8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孙兴林;孙叶琳;周赤峰;周慧珠;骆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续客商城(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风道 出风口 蜗壳 进风口 降噪 叶片 进风口处 连通 气流通过 使用性能 无碰撞 共振 出风 风速 排出 围设 噪音 滞留 干涉 延伸 优化 | ||
1.一种风机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蜗壳,所述蜗壳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叶片;
在蜗壳内设置相互独立的若干风道,每一所述风道均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
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处进入,并在所述叶片的带动下形成气流,所述气流通过不同的所述风道从所述出风口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于所述叶片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起始,于所述出风口处结束,不同所述风道的起始位置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基于所述进风口沿所述蜗壳的外壁向所述出风口延伸,形成螺旋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风道所对应的进风口周向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宽度沿所述进风口向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6.一种低噪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和若干叶片,所述蜗壳上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叶片靠近所述进风口处,基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延伸出多条风道,所述风道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所述叶片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并形成气流,所述气流穿过所述风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相邻所述隔板之间、所述隔板与所述蜗壳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隔板与所述叶片之间形成所述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沿所述进风口的边缘围设有一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噪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为起始端,所述隔板靠近出风口的一端为终止端,每一所述隔板的起始端位置均不同,每一所述隔板的终止端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噪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风道的宽度沿所述起始端到终止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噪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的外壁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起始端之间,以及相邻所述起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噪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沿蜗壳的内壁延伸呈螺旋状或弧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噪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隔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侧壁均与所述蜗壳的内壁紧密贴合以使所述风道之间相互独立。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噪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有两个,所述隔板在所述蜗壳内形成三个宽度相等的风道。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向所述进风口的方向偏转呈圆弧状,相邻所述叶片之间设有供空气穿过的通气间隙,所述通气间隙与所述风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续客商城(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续客商城(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58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离心机的蜗壳结构
- 下一篇:超声波清理、循环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