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冲击镜头及其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4283.5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9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照斌;阮诗娟;陈梦强;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筒 调焦环 连接座 光学系统 防冲击 正透镜 装配 长波 环状连接凸缘 调焦环压圈 规模化生产 镜头结构 可转动套 连接凹槽 连接凸缘 入射方向 携带方便 依次设置 装配方便 镜头 防震动 非制冷 滑动套 前端面 相螺接 探测器 前向 适配 携带 制作 | ||
1.一种防冲击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及设置在镜筒内的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自前向后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正透镜A和正透镜B;所述镜筒的中部外侧可转动套设有调焦环,所述调焦环与镜筒之间通过调焦环压圈固定;所述镜筒的后端外侧滑动套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前端与调焦环相螺接,连接座的中部设有环状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的前端面设有以利于调焦环的后端插入的的连接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透镜A与正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9.9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冲击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透镜A和正透镜B均安装在镜筒的内壁,正透镜A的前侧设置有A片压圈,正透镜B的前侧设置有B片压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外表面前端为外径从前往后依次减小的阶梯状;所述调焦环的前端内壁设有用以与镜筒的前端外表面相配合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分别与镜筒前端外表面的阶梯面相抵接;所述调焦环压圈抵接在阶梯孔的后端面上,调焦环压圈与镜筒相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环的后端与连接凹槽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冲击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调焦环的后端内壁设有用以与第一外螺纹相螺接的第一内螺纹;所述连接凹槽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调焦环的后端外壁设有用以与第二内螺纹相螺接的第二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冲击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后端外壁设有连接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后端外壁设有环状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呈阶梯状;所述连接座的侧壁沿径向贯穿设有限位螺孔,所述限位螺孔内螺接有限位导钉,所述限位导钉伸入限位凹槽内,以对连接座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
9.一种防冲击镜头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冲击镜头,装配时,首先将正透镜B、B片压圈、正透镜A按顺序从由镜筒前端组入并通过并用A片压圈固定;接着将调焦环可转动的套设在镜筒的前端外侧,并通过调焦环压圈进行轴向固定;最后将连接座套设在镜筒的后端外侧,连接座与调焦环螺纹连接,往连接座上的限位螺孔内旋入限位导钉,导钉伸入镜筒后端的限位凹槽内,对连接座的移动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42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光缆盘留箱及管理方法
- 下一篇:大口径反射镜减振柔性支撑结构及反射镜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