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光性纳米涂料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84110.3 申请日: 2019-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9868045A 公开(公告)日: 2019-06-11
发明(设计)人: 施小凯;余康;罗成 申请(专利权)人: 华芯云数字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75/04 分类号: C09D175/04;C09D7/61;C09D7/65;G03B21/60
代理公司: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代理人: 徐仰贵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光性 纳米涂料 背投屏幕 透光载体 水溶性树脂 光学屏幕 去离子水 水性助剂 涂料喷涂 重复喷涂 可视角 质量份 喷涂 背投 喷枪 逐行 应用 明亮
【说明书】:

一种抗光性纳米涂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80~90份水溶性树脂,5~15份水性助剂以及3~8份去离子水,使用时用喷枪以3~5m/s的速度逐行、逐层将涂料喷涂于透光载体上以形成涂层,重复喷涂2~5层,涂层总厚度为6~15um。本发明所述的抗光性纳米涂料应用于背投屏幕后使背投屏幕具有抗光性好、亮度明亮均匀、可视角度广、清晰度高、显示尺寸大的特点,且操作方便快捷,喷涂不受原始透光载体形状和尺寸的限制,可极大地促进背投光学屏幕的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光电显示设备的一种抗光性纳米涂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背投正显投影系统采取背后投影的方式,观众和投影设备位于投影屏幕两侧,从投影机投射出来的光照射到半透明的背投屏幕时有部分光透过,观众通过透射出来的光而看到投影画面,投影画面的效果取决于透过的光的多少,背投正显投影系统包括投影仪和背投光学屏幕,现有技术中背投屏幕容易漫射或反射周遭其他光源,因此在投影时,需要在较暗的环境才能得到较好的视觉效果,故抗光性差,而关闭环境灯光后投影画面容易过亮,长时间观看对眼睛刺激较大,影响观看的舒适度,容易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而背投光学屏幕目前广泛应用于大型会议室、指挥控制中心、培训教育、电视会议、展示厅、展览馆、礼堂、体育馆、音乐厅、超级市场、机场、车站、码头、自助餐厅、橱窗等场合,甚至各种环境光强烈的复杂环境,这就对光学屏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对背投屏幕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获得更优的性能,如中国专利CN201876559U公开了一种曲面棱锥形微透镜阵列及带有该透镜阵列的背投屏幕,其通过将曲面棱锥形微透镜阵列与菲涅尔透镜组合,并且在每个曲面棱锥形微透镜单元的侧面不发光部分涂上黑色涂层,而达到高透过率、高对比度、高分辨率、防眩光以及大视角的效果,然而,这种背投屏幕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而现有技术中并未有专门应用于背投显示屏幕上的用于简化背投显示屏幕制作程序、提高背投显示屏幕性能的抗光性涂料,因此,本发明旨在填补该处空白,以更好的促进背投光学片屏幕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光性纳米涂料,以简化背投显示屏幕制作程序、提高背投显示屏幕性能。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光性纳米涂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80~90份水溶性树脂,5~15份水性助剂以及3~8份去离子水。

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性树脂由质量分数为55%的聚氨酯树脂、30%的丙烯酸树脂以及15%的纳米微粒组成。聚氨酯树脂能提高涂层的耐磨性和环境稳定性,使涂层适应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丙烯酸树脂提高涂层在透明载体上的粘着度;聚氨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成膜后的折射率为1.0~1.2。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微粒的折射率为2.1~3.7,粒径为100~280nm,折射率最优为3.2~3.7,粒径最优为160~180nm。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微粒包括二氧化钛和氧化钡,还包括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以及硫化钡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微粒中二氧化钛与氧化钡的摩尔含量比为(1~1.5):1。二氧化钛的折射率为2.3~3.5,并随二氧化钛与氧化钡的摩尔含量比的增加而增大,氧化钡的折射率为1.87,要获得折射率高的纳米微粒,应使二氧化钛与氧化钡的摩尔含量比尽可能高,本发明中二氧化钛与氧化钡的摩尔含量比优选为1.5:1,纳米微粒的总体的折射率能到2.1~3.7。

投影光穿透涂层时,由于纳米微粒和成膜剂(聚氨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不一样,投射光穿透两种不同折射率的材料时,会折射到更大的角度,从而画面的可视视角更广;而投影光穿透涂层时,若纳米微粒粒径较大,透光率会比较低,画面亮度会比较暗。该涂层选用100~280nm的纳米微粒,能透过更多的光从而大幅减少环境光的影响,画面明亮清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芯云数字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芯云数字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4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