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磷钼杂多酸低温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3921.1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4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贾勇;赵忍;蒋进;顾明言;陈光;龙红明;丁希楼;吴胜华;陈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19 | 分类号: | B01J27/19;B01J27/188;B01J31/34;B01J35/10;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平静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型磷钼 杂多 低温 scr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磷钼杂多酸低温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大气污染技术防治领域。本发明的一种负载型磷钼杂多酸低温SCR催化剂,该催化剂是以钒改性磷钼酸为活性组分,使该活性组分负载于TiO2上得到的,且所述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质量是其总质量的5~20%。采用本发明的负载型磷钼杂多酸低温SCR催化剂,能够在低温条件下有效提高其活性以及脱硝效率,且抗硫抗水性能强,该方法制备简单,脱硝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技术防治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负载型磷钼杂多酸低温SCR 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引起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地表水富营养化等破坏生态环境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因此,控制大气中NOx的排放是全球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大气环境保护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控制NOx,商业上应用的V-W/Ti催化剂,虽然具有高活性,但是其最佳温度窗口一般在300-400℃,较高的反应温度使SCR反应床需要布置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和脱硫装置前,而这种方式会将催化剂暴露在高浓度的SO2和高粉尘的烟气下,严重影响催化剂对NOx的去除率及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因此,开发低温高效的脱硝催化剂是关键。
现有的低温SCR脱硝技术中,催化剂是该技术的核心。根据催化剂载体和活性组分的不同,主要将低温SCR催化剂分为贵金属、金属氧化物、炭基材料、分子筛四类。其中,过渡金属因其特殊的“d”轨道特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如中国专利CN 106914245A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负载铁锰(FeMn/AC)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180℃可达到接近100%的脱硝率,但是该专利并没有考虑SO2和水蒸气对催化剂的影响。中国专利CN 107855126A公开了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以氧化铈和氧化锆为活性组分,以氧化铁掺杂(CeOx-ZrOx-FeOx)的催化剂,NOx去除率可达88%,当通入100ppmSO2和5%H2O,相对于未掺杂的催化剂抗毒性能有所提高,但是NOx 去除率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马杰文等(环境科学学报,2017,37(9):3297-3305)在研究中发现,Fe2O3/SAPO-34在 190-240℃下可以保持90%以上的脱硝效果,但当同时通SO2和H2O后活性下降到80%,且其失活是不可逆的,推测是由于催化剂表面有硫酸盐物种形成,覆盖了活性位点造成的。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研究取得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在低温方面基本达到应用要求,但是低温催化剂受SO2和水蒸汽影响活性下降,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研究开发一种低温活性好和抗硫抗水性能强的催化剂,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脱硝成本,在理论和工程应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低温SCR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易受SO2和水蒸汽影响而下降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负载型磷钼杂多酸低温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负载型磷钼杂多酸低温SCR催化剂,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催化效率,且其抗硫抗水性能强,有效避免SO2和水蒸汽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负载型磷钼杂多酸低温SCR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是以钒改性磷钼酸为活性组分,使该活性组分负载于TiO2上得到的,且所述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质量为催化剂总量的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3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