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条气动滚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950.4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0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仲立;章毅;张聪;黄丹;巩安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振动器 气缸 密封条 定位套筒 滚压装置 气缸外壁 定位套筒外壁 手柄 弹性元件 滚轮机构 间隙配合 壳体内壁 外壳间隙 外壳内壁 限位固定 限位配合 轴向行程 减震垫 弹簧 内壁 外壁 压装 撞块 传导 压缩 配合 | ||
1.一种密封条气动滚压装置,包括气动振动器,所述气动振动器前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机构(1),所述气动振动器外壁上还固定设有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振动器包括外壳(6)和气缸(8),所述气缸(8)位于外壳(6)内并与外壳(6)间隙配合,所述气缸(8)前端与外壳(6)之间限位配合,后端与外壳(6)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2);所述气缸(8)与外壳(6)之间还套装有定位套筒(11),所述定位套筒(11)外壁与壳体(6)内壁限位固定,所述定位套筒(11)内壁与气缸(8)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气缸外壁(8)与外壳(6)内壁之间还设有压缩的弹性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气动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轴向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盖(7),所述气缸(8)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轴(5),所述导向轴(5)上设有限位凸台(501),所述限位凸台(501)与外壳(6)前端的端盖(7)限位配合,所述导向轴(5)前端穿过端盖(7)并与滚轮机构(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气动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1)包括支架(101)和滚轮(102),所述支架(101)一端与导向轴(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滚轮(10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气动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8)包括缸体(81)和缸盖(82),所述缸体(81)中部设有多个沿轴向排列的进气孔(811);所述缸体(81)上位于进气孔(811)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排气孔(812)和第二排气孔(813);所述缸体(81)内设有芯轴(9),所述芯轴(9)靠第一排气孔(812)一端与气缸(8)形成第一腔体(83),所述芯轴(9)靠第二排气孔(813)一端与气缸(8)形成第二腔体(84);所述第一腔体(83)和第二腔体(84)内均设有缓冲块(10),所述缓冲块(10)与缸体(81)内壁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条气动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9)外壁上靠第一排气孔(812)一侧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91),靠第二排气孔(813)一侧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92);所述芯轴(9)上还开有轴向的第一进气道(93)和第二进气道(94),所述第一进气道(93)一端与第二凹槽(92)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腔体(83)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道(94)一端与第一凹槽(9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腔体(8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条气动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外壳(6)后端的所述端盖(7)与缸盖(82)之间设有弹簧套(13),所述弹簧套(13)朝缸盖(82)一侧为开口,另一侧与端盖(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2)内置于弹簧套(13)内,其一端与弹簧套(13)固定,另一端与缸盖(8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条气动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外壳(6)后端的所述端盖(7)外侧还固定连接有消音板(14),所述消音板(14)上开有多个消音孔(141),所述弹簧套(13)和位于外壳(6)后端的端盖(7)上均开有泄压孔(701),所述泄压孔(701)均与消音孔(14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条气动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内壁上设有环形的限位凹槽(601),所述定位套筒(11)与限位凹槽(601)限位固定,所述外壳(6)在限位凹槽(601)处还设有外凸腔体(602),所述定位套筒(11)上与外凸腔体(602)对应处开有限位孔(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条气动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定位垫块(16)和第二弹簧(17),所述定位垫块(16)呈U字型且开口端朝向缸体(81),所述第二弹簧(17)位于定位垫块(16)和外壳(6)内壁之间,所述定位垫块(16)靠第二弹簧(17)一侧的端面上开有气孔(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9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