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409.3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9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丁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林宏津;彭家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 气溶胶发生装置 流体通道 加热件 流体 进气口 传感器组件 感测结果 感测 基材 输出 申请 流量传感器 外部空气 控制器 储物腔 电子烟 吸嘴 加热 连通 容纳 应用 | ||
1.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物腔,用于容纳可产生气溶胶的基材;
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可产生气溶胶的基材并产生气溶胶;
进气口,用于通过其而使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外部的空气进入气溶胶发生装置;
流体通道,其与进气口连通;
吸嘴部位,其与进气口、流体通道均连通,用于将混同所述气溶胶与所述空气的流体经由流体通道而输送至使用者;
传感器组件,用于感测流体通道中流体的状况,并输出感测结果;
控制器,用于根据流量传感器反馈的感测结果控制加热件,以实现对气溶胶输出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流量传感器,用于感测流体通道中流体的流体量和/或流体量变化,所述流体量包括流体流量、流体流速、流体持续时间和流体体积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流体量和/或流体量变化,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热功率中的至少一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用于在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开机后发热,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不同位置,分别用于感测各自所在位置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信号,所述信号包括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感测的至少两组温度,并根据该至少两组温度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启动加热或停止加热的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输出电极,用于受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而改变供应给所述加热件的电力。
5.一种控制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方法,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控制器、用于加热可产生气溶胶的基材并产生气溶胶的加热件、用于使空气流入的进气口和用于让混同气溶胶和空气的流体从中通过的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传感器组件感测流体通道中流体的状况并输出感测结果的感测步骤;
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流量传感器的感测结果控制加热件以实现控制气溶胶输出的控制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步骤中,利用传感器组件感测流体通道中流体的流体量和/或流体量变化,所述流体量包括流体流量、流体流速、流体持续时间和流体体积中的至少一者;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流体量和/或流体量变化,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热功率中的至少一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步骤还包括:在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开机后利用发热体进行发热,并利用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感测至少两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得到至少两组温度;
所述控制步骤还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两组温度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加热件启动加热或停止加热的指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步骤中,根据所述至少两组温度得到温度差,并根据该温度差形成电势差,判断一段时间内所述电势差的变化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所述电势差的变化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输出控制所述加热件启动加热的指令;或者,判断所述电势差的变化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所述电势差的变化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输出控制所述加热件停止加热的指令。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输出电极以改变供应给所述加热件的电力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4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