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辅助康复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7190.X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9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俞炜;吴勤峰;高鲁;李腾;陈灼;佘思稹;王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炬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30 | 分类号: | G16H20/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辅助 康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康复的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活体姿态数据,然后将获取的活体姿态数据数字化和/或可视化标识,得到预处理数据;对得到的预处理数据与预设的数值和/或可视化标识对应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评价。本技术方案的方法及装置对康复病人的训练、起床、如厕等影响恢复效果的动作进行监控和监督,然后根据得到的视频和足部压力分布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且有助于提高康复病人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康复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
针对卒中、肢体受损等需要康复医疗的病人,以现有的医疗资源,一个医生针对一个病人仅能提供40分钟的指导性训练,后续的训练过程需要病人与家属配合完成。然而,在无医生监督的情况下,由于完成训练动作的难度较高且训练过程中伴随疼痛,康复病人往往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用身体健康的部分代偿、借力以完成训练动作或达不到训练时间的要求,最终导致训练的效果达不到医生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辅助康复的方法及装置,对康复病人的训练、起床、如厕等影响恢复效果的动作进行监控和监督,然后根据得到的视频和足部压力分布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且有助于提高康复病人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辅助康复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活体姿态数据收集;
S2:数据预处理,将获取到的活体姿态数据数字化和/或可视化标识,得到预处理数据;
S3:数据比较,对步骤S2得到的预处理数据与预设的数值和/或可视化标识对应比较;
S4:数据评价,对S3返回的比较结果进行评价。
进一步的,活体姿态数据包括:
分别测得的两只脚部的压力数据;
或者还包括躯干姿态数据,所述躯干姿态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脊柱姿态数据;双肩姿态数据;头部姿态数据;两只手臂的姿态数据。
进一步的,上述躯干姿态数据由设置于外部的摄像装置获取;或由设置在穿着于人体上的服饰上的传感器获取。
进一步的,步骤S2至步骤S4中还包括基于深度网络的姿态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康复病人的活体姿态数据,然后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发送至医院数据中继站;
步骤二:医院数据中继站将获取的康复病人的活体姿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姿态数据并发送至云端数据服务器;
步骤三:云端数据服务器存储预处理姿态数据,然后根据预处理姿态数据训练深度网络;
步骤四:根据训练后的深度网络对新采集的康复病人的活体姿态数据进行智能识别与评价,然后反馈评价结果至医生服务端。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三具体为:
步骤301:医生根据采集的数据标定康复病人姿态的评价指数并录入知识库;
步骤302:根据预处理姿态数据,提取姿态骨架结构相关特征,然后根据知识库的评价指数训练深度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炬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炬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1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轴承双向组合密封装置
- 下一篇:膨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