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槐林下套种红薯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76329.9 申请日: 2019-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9832072A 公开(公告)日: 2019-06-04
发明(设计)人: 石冠旗;侯金波;陈培培;杨柳君;张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22/2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3600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薯 林下套种 套种 农业技术领域 绿色保健品 田间管理 促进生长 红薯种植 土地成本 土壤肥力 土壤营养 营养物质 用材树种 滋补食品 传统的 施底肥 天然的 采收 富含 固氮 速生 整地 空地 空缺 施肥 栽种 填补 土地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刺槐林下套种红薯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选地整地、施底肥、红薯苗栽种、苗期施肥、田间管理、红薯采收。刺槐是优质速生用材树种,但是刺槐成材前,还有富余的林下土地有待利用;红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是天然的滋补食品,也是绿色保健品。然而,传统的红薯种植不仅土壤营养流失严重,也严重影响了红薯的经济效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刺槐套种红薯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刺槐林下剩余空地,填补了1‑3年刺槐价值空缺,降低了土地成本,同时,刺槐根部固氮,能增加土壤肥力,而通过对红薯的一系列套种步骤,使红薯和刺槐相互影响,促进生长,提高红薯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槐林下套种红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属蝶形花科刺槐属的落叶乔木,刺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材质重而坚硬,耐磨抗冲击,抗压力强,耐水湿与腐朽,是房屋桥梁、建筑、矿柱、机械车船制造、加工各种工具等的优良用材。刺槐木材具有耐水湿抗腐朽的特性耐水湿耐腐力强。即使不用防腐处理,在土中、空气中或水中几十年不会腐烂。适用于木工、水工、造船、海带养殖等用材。刺槐在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方面有非常高的价值,刺槐根系发达,根系上的大量根瘤菌,具有固氮肥土作用,且分蘖能力强,落叶枯枝作为土壤腐层基质可提高土壤肥力。在土壤肥力相对较弱的砂砾化荒山矿地种植刺槐,通过刺槐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对受损土壤进行修复,使土壤腐殖质、团粒增多,蓄水保墒作用增强,能够有效固持水土、涵养水源,以达到长久保持并产生近自然的修复效果。

番薯是一种营养齐全而丰富的天然滋补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糖、磷、钙、钾、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8种氨基酸。番薯早在明代,中国医学家李时珍将其列为“长寿食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番薯的“社会地位”亦随之提高,其能迅速中和米、面、肉、蛋等食品在人体内所产生的酸性物质,维持人体血液弱碱平衡,将镊入人体的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无论是生熟番薯,皆有粘蛋白。而这种粘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的混合物,属胶原和多糖物质。既能有效地防止心血管壁上脂肪的沉积,维持和增加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减少皮下脂肪的堆积,防止肝和肾中结蒂组织的痿缩,又能防止疲劳,恢复精力,防治便秘,强身益寿。

然而,刺槐用材林还有富余的林下空地和成材前的价值空缺,有待发展林下经济;而传统的红薯种植方法,不仅土壤营养流失严重,而且还影响收获的经济效益。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为201810589742.0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油茶套种红薯的方法,通过前茬播种、整地、栽植幼苗、追肥、田间管理、收获等一系列套种步骤,红薯的平均亩产量与油茶果实的平均亩产量均较单独栽植时有明显提升。

然而,目前目前还没有一种种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刺槐林下空地的同时,提高红薯种植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槐林下套种红薯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遇到了刺槐产生的价值空缺,降低土地成本;同时通过对红薯的一系列套种步骤,提高红薯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刺槐林下套种红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1~3年刺槐林地,要求土层深厚,坡度为15度左右,土壤为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壤,对土地进行清理除草,将清理的杂草枯枝和刺槐枯枝叶堆熟沤肥,然后进行深翻,整平之后作畦;

(2)施底肥:在做好的畦上挖15-20cm的坑,坑内先浇水,再施入底肥厩肥40-55份,尿素6-13份,磷肥20-30份,草木灰30-35份,回填一部分土,保持坑深5-7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6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