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功耗传感器的无线传输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6143.3 | 申请日: | 201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2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杜大兵;肖传科;刘振华;蓝建国;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30;H04W48/16;H04W76/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沁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基站 无线节点 应答命令 建立通信 发送 低功耗传感器 无线传输系统 第一数据 搜索命令 信道 无线传输技术 数据传输 通信连接 信号强弱 选择信号 寻找信号 自动切换 多信道 自适应 中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功耗传感器的无线传输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传输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无线节点通过多个信道轮番发送搜索命令;多个工作在对应信道的无线基站接收到搜索命令并向无线节点发送应答命令;无线节点接收多个应答命令并判断多个应答命令的信号强弱,选择信号最强的应答命令对应的无线基站并与其建立通信连接;无线节点将第一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无线基站,并通过无线基站将第一数据发送至无线中心;本发明的无线节点可通过多信道自适应寻找信号最好的无线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并在通信连接中断后自动切换至信号最好的无线基站并建立通信连接,有效降低了干扰带来的影响,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低功耗传感器的无线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技术不断成熟,物联网时代正逐渐到来。据统计,目前,国内物联网连接数已达16亿个,预计2020年将超过70亿个,市场规模达到2.5万亿元,物联网发展潜力巨大。
现有的物联网无线传输中,各节点与接收端的无线通信往往采用固定频段进行通信,若当前频段受到干扰或信号强度低,则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低功耗传感器的无线传输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一种基于低功耗传感器的无线传输系统,包括无线节点、无线基站及无线中心,所述无线节点可选择的通过多个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无线基站通信连接,无线基站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中心通信连接;
所述无线节点用于采集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通过选择的信道发送至所述无线基站;
所述无线基站用于接收所谓无线中心的轮训命令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无线中心;
所述无线中心用于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轮训命令并接收所述第一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节点及所述无线基站均为多个,所述无线基站工作在多个信道中的其中一个信道,所述无线节点通过多个信道搜索工作在对应信道且当前信号最强的无线基站,并与其建立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节点包括第一中央控制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显示模块、第一接口模块及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显示模块、第一接口模块及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射频信号,所述第一中央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选择对应信道与所述无线基站通信连接,第一中央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模块与外接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外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无线节点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射频收发单元、变压单元、滤波单元、射频增距单元及天线,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射频收发单元、射频增距单元及第一中央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单元、变压单元、滤波单元、射频增距单元及天线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所射频增距单元包括射频芯片、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及第六电容,所述射频芯片为CC1190,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的信号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及天线接地端互连并接地;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感的第二端及所述射频芯片的PA_OUT端连接,第四电感的第一端接3.3V,第三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及射频芯片的TR_SW端连接,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射频芯片的LAN_IN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6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