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二噁英的脱除催化剂或吸附剂的性能评价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5485.3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郝海光;赵周明;秦红伟;侯致福;杨玉环;黄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普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晋***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除催化剂 吸附剂 性能评价系统 大气污染控制 分析检测系统 评价和分析 处理系统 垃圾焚烧 全面分析 生产企业 尾气吸收 温控系统 吸附系统 系统管理 性能评价 发生源 脱除 烟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二噁英的脱除催化剂或吸附剂的性能评价系统及方法,属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以解决目前用于二噁英烟气的脱除催化剂或吸附剂的性能评价方法不能在脱除催化剂(吸附剂)投入运行之前给出全面分析,无法规避脱除催化剂(吸附剂)无效使用风险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发生源系统、脱除吸附系统、尾气吸收处理系统、分析检测系统和温控系统,提供一种能够在脱除催化剂或吸附剂投入运行之前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的系统,不仅能规避脱除催化剂或吸附剂无效使用的风险,而且能准确评价二噁英的脱除催化剂或吸附剂的性能,从而对二噁英的脱除催化剂或吸附剂的性能进行定量表示,为垃圾焚烧等二噁英生产企业的脱二噁英系统管理提供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二噁英的脱除催化剂或吸附剂的性能评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二噁英是持久有机污染物的一类化合物,它包括75种多氯二苯并二噁英和135种多氯二苯并呋喃,通常伴随着废弃物焚烧等热处置过程产生。由于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并被列入首批《关于持久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清单。根据2004年为基准年作出的二噁英排放清单,我国排名前三位的二噁英排放源为金属冶炼、供热发电和废弃物焚烧行业,每年排放量分别为4.67Kg、1.89Kg和1.76Kg。同时,对大气中二噁英贡献度最高的依然是这三个行业。废弃物焚烧行业产生并排放的二噁英快速增加,整体贡献度增加,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科研人员和民众的关注。由于二噁英在排放入大气后,可以进行长距离迁移导致污染的扩散,因此工业生产烟气中二噁英的脱除处理和脱除性能评价是急需解决的。
根据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的规定,垃圾焚烧炉出口烟气二噁英含量不得高于1.0ngTEQ/m3,而欧盟在2000年颁布《环境标准体系》中二噁英的标准值为0.1ngTEQ/m3。目前,处理烟气中二噁英的方法多为催化脱除和吸附剂吸附。鉴于此,脱除催化剂(吸附剂)的活性对二噁英的处理效率至关重要,脱除催化剂(吸附剂)的活性直接关系到焚烧烟气中二噁英是否排放达标。因此针对二恶英脱除催化剂(吸附剂)进入生产现场之前的性能评估和后期脱除催化剂(吸附剂)是否再生合格均需要给出全面的评价和分析。
目前,二噁英的脱除催化剂(吸附剂)的性能评价都是在脱除催化剂(吸附剂)运行后对处理装置出入口烟气中的二噁英进行现场取样,然后实验室定性、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对脱除催化剂(吸附剂)的性能进行评价。然而,这种评价方法操作繁琐,需要多次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取样过程和分析过程人为影响因素很大,误差可能超出合理范围。中国专利CN106053709A提出了一种移动式脱硝脱二噁英催化剂性能检测装置,该专利中利用烟气分析仪测定脱除效率的方法不能被认可,因二噁英目前只能采用色谱进行分析;中国专利CN201828550U提出了一种测试二噁英降解催化剂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中没有提到二噁英定性定量分析装置,且原液二噁英提取操作复杂。综上,以上评价方法不能在脱除催化剂(吸附剂)投入运行之前给出全面分析,无法规避脱除催化剂(吸附剂)无效使用风险。因此,研究开发一种用于二噁英脱除催化剂(吸附剂)的性能评价装置对二噁英脱除催化剂(吸附剂)的性能进行真实、有效测试和指导脱二噁英系统的维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用于二噁英烟气的脱除催化剂或吸附剂的性能评价方法不能在脱除催化剂(吸附剂)投入运行之前给出全面分析,无法规避脱除催化剂(吸附剂)无效使用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二噁英的脱除催化剂或吸附剂的性能评价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普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普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5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