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功率放大器动态功率调整装置以及动态功率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5465.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姚晓松;洪小斌;周琦;刘朋朋;顾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唯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晓斐;王萍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功率调整 输入端 输出端连接 射频功率放大器 滤波器 偏压控制器 微控制单元 供电电压 射频功率 检波器 射频放大器 射频耦合器 射频信号 输出端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射频功率放大器动态功率调整装置以及动态功率调整方法,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动态功率调整装置,设置在产生射频信号的设备和天线之间,包括射频放大器和射频耦合器;还包括滤波器、射频功率检波器、微控制单元以及供电电压和偏压控制器,所述射频耦合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功率检波器的输入端,所述射频功率检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电压和偏压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供电电压和偏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在通讯的领域,特别涉及移动通信室内覆盖采用的射频功放技术,具体涉及射频功率放大器动态功率调整装置以及动态功率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室内覆盖的应用场景下,射频功率放大器,作为发射机的末级,起到将调制信号放大到所需要的功率值,送到天线中发射的功能,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足够高的信号电平,并不干扰相邻信道信号。
在现有室内覆盖环境中,为满足边缘场强,考虑全向吸顶天线或定向天线增益,末级功放应满足最大线性功率输出+17dBm(例如调制方式64QAM,需要满足ACPR-45dBc),在射频功放选型时,考虑到成本和性能因素,此类功放多采用AB类,会根据信号峰均比做线性度回退处理的方法使用,保证功放线性工作在线性区,避免饱和失真,以保证邻道泄露及矢量幅度误差(EVM)符合标准要求,并在保证峰均比的情况下还会考虑增加余量以保证稳定性。
举例说明:
峰均比:10dB;
输出功率:+17dBm;
设计余量:2dB。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选型应满足:
17dBm+10dB+2dB=29dBm
即应选取P1dB大于29dBm射频功率放大器,才能满足系统需求。
但在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布线时,产生射频信号的设备到天线之间需要经过多个无源器件,如线缆、连接器、功分器和耦合器,产生射频信号的设备到每个天线经过的无源器件数量不同,并且施工时各个器件连接质量也不同,导致射频信号到达天线的功率千差万别,严重偏离设计的理论功率,大部分天线存在功率不满足的情况,实际场景低于+10dBm现象非常普遍,传统的有源天线末级AB类的射频功放根据峰均比与标称的输出功率,压缩点已经固定,无法调整,将会引入如下几个问题:
(1)功耗大而且固定,与输入输出信号大小无关;
(2)对于远程供电系统,对供电压力大;
(3)功放造成远端机的温度提升,加速老化过程。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动态功率调整装置以及动态功率调整方法,解决了因功率放大器无法调整最大输出功率导致的功耗大、供电压力大和远端机老化快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动态功率调整装置,设置在产生射频信号的设备和天线之间,包括射频放大器和射频耦合器,产生射频信号的设备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射频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天线;
还包括滤波器、射频功率检波器、微控制单元以及供电电压和偏压控制器,所述射频耦合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功率检波器的输入端,所述射频功率检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电压和偏压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供电电压和偏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滤波器为无源滤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唯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唯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5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