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浸凝胶润滑剂的自润滑含油轴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2115.4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蔡美荣;王玉荣;周峰;刘维民;于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33/00 | 分类号: | F16C33/00;C10M129/44;C10M133/16;C10M133/20;C10M169/04;C10N40/02;C10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胶 润滑剂 润滑 含油 轴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含浸凝胶润滑剂的自润滑含油轴承,包括多孔质轴承基体和灌注在所述多孔质轴承基体孔隙中的超分子凝胶润滑剂;所述超分子凝胶润滑剂由凝胶因子和基础润滑剂制备得到。本发明利用超分子凝胶润滑剂代替含油轴承中的传统润滑剂。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在摩擦热的作用下,由凝胶态转变为液体,从轴承的孔隙中渗出,起到自润滑作用,且在液体状态下大大提高基础润滑剂的粘度,减少高速运转时含油轴承甩油现象的发生;摩擦结束后,凝胶润滑剂又能再次冷凝并储存在含油轴承的微孔中,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泄露或挥发等带来的损失,提高含油轴承的存油能力。这种新型自润滑含油轴承有望作为某些特殊的润滑部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系列含浸凝胶润滑剂的自润滑含油轴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传动的基础,是机械行业不可缺少的元件。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含油轴承(多孔质轴承),含油轴承是一种无需从外部给油即可使用的自润滑材料。含油轴承主要包括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和聚合物含油轴承两大类,在制造过程中可自由调节孔隙的数量、大小、形状及分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含油轴承方面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目前的含油轴承具有成本低、噪声小、导热率高、工作寿命长、高的防腐蚀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设备、办公器械和精密机械等领域。
但是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含油轴承在高速运转时,轴承中的润滑油的粘度随之下降,粘度过低导致润滑油会被大量甩出。润滑油的大量损失,一方面造成轴承的摩擦磨损,大大减少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润滑油被甩出或飞溅到零部件上,可能会与之发生反应,导致该零件出现硬化、膨胀、软化等问题,也会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浸凝胶润滑剂的自润滑含油轴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自润滑含油轴承抗磨减磨性能好,润滑剂损失小,储油能力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浸凝胶润滑剂的自润滑含油轴承,包括多孔质轴承基体和灌注在所述多孔质轴承基体孔隙中的超分子凝胶润滑剂;
所述超分子凝胶润滑剂由超分子凝胶因子和基础润滑剂制备得到,所述超分子凝胶因子为氨基酸衍生物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多羟基凝胶因子和十二羟基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氨基酸衍生物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具有式I所示结构:
式I中,R为-H、-CH3、
所述多羟基凝胶因子具有式II所示结构:
优选的,所述超分子凝胶因子的质量为所述超分子凝胶润滑剂总质量的1~10%。
优选的,所述基础润滑剂包括液体石蜡、聚烯烃、矿物油、聚乙二醇、多烷基环戊烷、双脂类油和全合成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多孔质轴承基体为多孔金属基轴承或多孔聚合物轴承。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自润滑含油轴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超分子凝胶因子在基础润滑剂中加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至完全溶解;
(2)在真空条件下,将多孔质轴承基体浸泡在液态超分子凝胶润滑剂中,使液体凝胶润滑剂浸入到轴承孔隙中;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含浸凝胶润滑剂的的自润滑含油轴承。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60~150℃,时间为5~2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真空条件的真空度≥0.08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侧向力磁悬浮廻转轴承
- 下一篇:一种高速轻量化传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