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的加热板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1125.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2 | 分类号: | B29C33/02;B29C33/30;B29C3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加热 固定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模具的加热板固定结构,模具包括公模板、公模仁及设置于公模仁的底部的加热板;加热板固定结构包括截面呈T型的至少两个限位连接件、至少两个锁紧螺丝及锁紧组件;其中,各限位连接件的底端沿加热板的厚度方向活动穿过加热板后与公模板连接;各锁紧螺丝的底端穿过公模仁与加热板螺接,且公模仁的底面与加热板的顶面贴齐,加热板的底面与公模板之间留有间隙;锁紧组件能够锁紧公模仁及公模板。采用该加热板固定结构,修模时无需拆除加热板,修模方便,省时省力,同时减少加热板线的磨损,降低漏电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的加热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作为试验模,经常需要将模具的公母模仁拆下来修模。现有的模具中,加热板30'通常固定在公模仁20'的底部,如图1所示。每次修模时,必须先将加热板线40'从公模板10'中抽出才能将公模仁20'取出。由于加热板线 40'比较多,不容易抽出,通常需将模具下机,拆模,将公模仁20'取出后再进行修模。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操作比较麻烦和耗时;另外,由于多次拆装加热板,容易导致加热板线磨损漏电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的加热板固定结构,修模时无需拆除加热板,修模方便,省时省力,同时减少加热板线的磨损,降低漏电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的加热板固定结构,所述模具包括公模板、公模仁及设置于所述公模仁的底部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固定结构包括:
截面呈T型的至少两个限位连接件,其底端沿所述加热板的厚度方向活动穿过所述加热板后与所述公模板连接;
至少两个锁紧螺丝,其底端穿过所述公模仁与所述加热板螺接,且所述公模仁的底面与所述加热板的顶面贴齐,所述加热板的底面与所述公模板之间留有间隙;及
锁紧组件,其能够锁紧所述公模仁及所述公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公模板及所述加热板之间的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沿所述加热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定位销;所述公模板与所述加热板中,其中一个与所述定位销紧配合连接,另一个开设有用于各所述定位销分别伸入的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开设有截面呈T型的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大径段的深度略大于所述限位连接件大径段的高度;各所述限位连接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连接件为沉头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多个锁模仁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的底面与所述公模板之间的间隙为1mm~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时,通过各限位连接件连接加热板及公模板,并使加热板能够相对于公模板上下微动;通过各锁紧螺丝与加热板螺接,使得加热板的顶面与公模仁的底面贴合以进行热传导,而加热板的底面与公模板之间则形成间隙以进行隔热;通过锁紧组件锁紧公模仁及公模板,从而实现加热板在公模板上的固定。修模时,将各锁紧螺丝及锁紧组件松开,即可取出公模仁,无需拆除加热板,修模方便,省时省力,同时减少加热板线的磨损,降低漏电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模具的加热板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模具的加热板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模具的加热板固定结构在未锁紧公模仁及加热板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难处理铝土矿低能耗脱硫脱硅高效氧化铝溶出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