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电容器上印字的橡胶印章胶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0820.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曾宗强;余和平;王启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L15/00;C08K13/02;C08K5/09;C08K3/22;C08K3/36;C08K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5240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容器 上印字 橡胶 印章 胶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设计橡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用于电容器上印字的橡胶印章胶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印章胶料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丁腈橡胶50~70、环氧化天然橡胶30~50、填料30~50、活性剂10~25、防老剂1~5、促进剂3~8、硫化剂2~5、颜料1~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用于电容器上印字的橡胶印章胶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的21世纪,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电子产品的产量也飞跃递增,行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头疼的事情是每一个电子元件产品的表面都会有一个标识,标识是需要用盖印上去的,而厂家一方面是维护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效率,为此首先想到的事喷码机,因为喷码机用途确实广泛,但是使用喷码机面临高成本投资,其次是高维护费用。因此印章胶料应运而生,它不仅低成本,零维护费用,高效率。然而现有的印章用橡胶材料在电容器或电阻器等产品上使用时容易因电器使用过程中局部温度过高而出现热不稳定现象,如胶料尺寸稳定性变差,附着力、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印章胶料,其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氧化天然橡胶的环化度为5~6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性剂由1~3重量份的硬脂酸和10~20重量份的氧化锌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填料包括30~50重量份的白炭黑和10~30重量份的碳酸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碳酸钙为纳米碳酸钙,其粒径为10~30n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丁腈橡胶中丙烯腈的含量为25~35%。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印章胶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配方量的丁腈橡胶和环氧化天然橡胶在开放式炼胶机上进行打三角包薄通20~30次,得到具有可塑性的丁腈橡胶和环氧化天然橡胶;
2)将第一步得到的具有可塑性的丁腈橡胶和环氧化天然橡胶共混塑炼,然后依次加入填料、活性剂、防老剂、颜料,混炼30~45min,加入促进剂和硫化剂,捣胶压炼得到混炼胶料;
3)第二步得到的混炼胶料在170~180℃下硫化0.2~2分钟即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步中所述具有可塑性的丁腈橡胶和环氧化天然橡胶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将配方量的丁腈橡胶和环氧化天然橡胶单独在前辊筒为65±5℃、后辊筒为60±5℃,两辊筒间隙0.3~0.5mm的开放式炼胶机上进行打三角包薄通20~30次即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丁腈橡胶和环氧化天然橡胶共混塑炼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步薄通后的丁腈橡胶和环氧化天然橡胶在前辊筒为65±5℃、后辊筒为60±5℃,两辊筒间隙0.4~0.6mm的开放式炼胶机上进行共混薄通30-40次,然后在前辊筒为70±5℃、后辊筒为65±5℃,两辊筒间隙调节为1.2~1.6mm的开放式炼胶机上塑炼30~45min。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印章胶料的应用,应用于电容器和/或电阻器上印记。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印章胶料耐酒精、耐油墨、耐腐蚀性能很好,用于电阻器/电容器等电子元件的印章附着力很强,而且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耐老化性能,同时还具有高温下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低温回弹性、耐寒性、耐油稳定性等特点,能够在较复杂的环境中发挥很好的作用,长期使用,不会因为电子元件由于发热或者局部过热等因素而过早老化,消去印记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0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