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全景、计算机化断层摄影或头影测量X射线成像中校正对象的运动的便携式咬合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0792.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S·瓦尔蒂艾恩;P·乔西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洛代克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14;A61B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欧阳帆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咬合部件 计算机化断层 第一端部 头影测量 维度 校正 全景 第二端部 计算对象 摄影 口腔 图像 配置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在全景、计算机化断层摄影或头影测量X射线成像中校正对象(201)的运动的便携式咬合部件(230)。该咬合部件包括第一端部(233)和第二端部(234)。该咬合部件具有已知的维度。第一端部被配置为定位在对象的口腔(202)中。该咬合部件还包括标记(231,232),其使得可以从呈现咬合部件的至少两个图像(237,238)识别标记的位置并且通过使用标记的位置和咬合部件的已知维度计算对象相对于X射线成像单元(100)的运动。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而言涉及用于在全景、计算机化断层摄影或头影测量X射线成像中校正对象的运动的便携式咬合部件。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使用各种支撑方法将患者定位到X射线成像单元,这些支撑方法应该将头部保持为尽可能固定。此外,颌(jaw)的位置对于传统方法非常关键。
传统的支撑装置是下巴托(chin rest)、静态咬合棒和支撑前额和/或太阳穴的头部支撑件。此外,使用不同类型的带子使患者尽可能严格地定位。
此外,一些成像单元具有附接到成像单元的这种咬合棒,使得附接装置允许咬合棒在一些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广泛使用投影在患者面部上的瞄准激光线。这些方法很好地接近了期望成像区域的位置,但仍然难以知道某个牙齿在单元的坐标系中所位于的位置。
一种也可以被认为传统的方法是使用侦察(scout)图像。这是小剂量的全景图像或以90度角拍摄的一组两个投影图像,其可以用作三维(3D)图像的瞄准辅助。这是非常慢的方法,因为它需要多次曝光。此外,辐射剂量略高。此外,没有确保患者不会在侦察图像和3D曝光之间移动。
用这种方法,严格的设置非常重要。当完成患者定位(瞄准)时,患者应该在整个成像过程中保持稳定。如果患者在瞄准和成像阶段之间移动,那么结果得到的图像可能是错误的。结果可能是模糊的图像或错误区域的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上述缺点的患者定位系统,并且在成像期间检测患者的运动,使得可以在形成或重建拍摄的X射线图像数据时校正由患者的移动引起的伪影。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便携式咬合部件、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现。
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在全景、计算机化断层扫描(CT)或头影测量X射线成像中校正对象的运动的便携式咬合部件。该咬合部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咬合部件具有已知的维度。第一端部被配置为定位在对象的口腔中。该咬合部件还包括标记,该标记使得可以从至少两个图像识别标记的位置并且通过使用标记的位置和咬合部件的已知维度来计算对象相对于X射线成像单元的运动。
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使用便携式咬合部件在全景、CT或头影测量X射线成像中校正对象的运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咬合部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对象的口腔中时,借助于X射线成像单元的相机部件拍摄包括标记的至少两个图像的步骤。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借助于单元的处理器部件从至少两个图像识别标记的位置,以及借助于处理器部件,通过使用标记的位置和咬合部件的已知维度计算对象相对于单元的运动。
一个实施例是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当该程序在X射线成像单元中运行时,在全景、CT或头影测量X射线成像中借助于便携式咬合部件来校正对象的运动。该程序包括成像代码,用于当咬合部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对象的口腔中时,借助于X射线成像单元的相机部件拍摄包括标记的至少两个图像。该程序还包括用于借助于单元的处理器部件从至少两个图像识别标记的位置的识别代码,以及用于借助于处理器部件,通过使用标记的位置和咬合部件的已知维度计算对象相对于单元的运动的计算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洛代克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帕洛代克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0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