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NDB试样的非对称三点弯曲加载测试岩石复合断裂韧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0436.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艾婷;张朝鹏;张茹;任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db 试样 对称 弯曲 加载 测试 岩石 复合 断裂 韧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基于NDB试样的非对称三点弯曲加载测试岩石复合断裂韧度的方法,所用试件本体为带切槽的矩形深梁(NDB),外形为长方体,本体中间横截面处预制有高度为a的切槽,向本体厚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本体厚度方向前后端面;试件本体长度L为试件本体宽度W的2倍,厚度B不小于0.8W。基于这种NDB试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非对称三点弯曲加载进行岩石纯I型、纯II型及I‑II复合断裂韧度测试的方法,通过非对称加载实现张拉和剪切荷载的施加。本发明所用NDB试样结构简单,易于利用岩块加工;加载所用夹具为普通三点弯曲夹具,仅需支座非对称布置,实验加载极为方便,且能实现纯I型、纯II型及整个复合加载区间的I‑II复合断裂韧度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石断裂韧度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石复合断裂韧度测试方法。
技术背景
岩石断裂力学是岩石力学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岩石断裂韧度表征了岩石材料抵抗裂纹起裂和扩展的能力,是利用断裂力学解决岩石工程问题的核心参数,合理地确定岩石断裂韧度是目前岩石断裂力学主要研究工作之一。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先后建议了4种试件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来进行岩石I型静态断裂韧度测试,包括:紧凑拉伸加载下的人字形切槽短圆棒(SR)试样(1977年)、人字形切槽三点弯曲圆棒(CB)试样(1988年)、径向加载的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CCNBD)试样(1995年)和对称三点弯曲加载下的穿透直切槽半圆盘弯曲(SCB)试样(2014年),这4种试件均是在钻取的岩芯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获得。SR试件起始裂纹长度与临界裂纹长度的距离较长,导致经过非线性修正时的临界载荷接近最大载荷。与之相反,CB试件起始裂纹长度与临界裂纹长度的距离较短,非线性修正的临界载荷偏低。且SR试件加载载荷后裂纹扩展呈折线行进,明显偏离中线。此外,SR和CB试样还有制取困难、实验设备及加载系统复杂等问题。CCNBD试件构型复杂,不易制取,不能进行简化平面分析,使得试件最小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Ymin必须通过三维数值计算方可标定。对于SCB试样,若从一个完整圆盘切割制作两个试件,会损失掉部分材料成为两个非标准半圆盘,测试结果需要理论修正;若加工成标准SCB试样,则一个圆盘只能加工一个试件,浪费岩石材料。此外,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也提供了单边切槽梁(SENB)三点弯曲试验(2001年),圆盘紧凑拉伸(DCT)试验(1986年)等多种构形试件和测试方法进行材料断裂韧度测试。
上述ISRM和ASTM建议的测试方法多用于I型断裂韧度测试,然而在实际岩石工程中,岩石裂缝承受着I型、II型和I/II复合型载荷等多种载荷形式。为了准确预测岩石裂缝扩展,必须准确测量岩石复合断裂韧度。SENB试件通过非对称三点弯曲加载/四点弯曲加载即可实现I/II复合断裂测试,但其长度很大,导致断裂载荷小,因此传统的SENB试件更适合金属类材料进行断裂韧度测试,对岩石和混凝土等脆性材料而言不是最佳选择。CB试样与SENB试样存在类似问题。CCNBD和SCB试件虽然可通过调整裂缝倾角和裂缝长度等方法实现从纯I型到纯II型的整个复合加载区间的I/II复合断裂韧度测试,但如前所述,试件(尤其是大尺寸试件)加工困难。中心直裂纹巴西圆盘(CSTBD)试样和中心直裂纹平台巴西圆盘(CSTFBD)试样构型简单,实现纯I型、纯II型及I/II复合型的断裂韧度测试只需要通过改变加载方向与中心裂纹的夹角。然而,已有研究指出,圆盘类试样在开展大尺寸试样断裂韧度测试时加工困难。中国专利ZL201510397736.1提出的单边切槽深梁试件(NDB)采用倾斜裂纹与对称加载实现利用简单的试件构型、方便的I/II复合断裂韧度测试加载,但在复合断裂韧度及II型断裂韧度测试时需要倾斜裂缝,大倾角裂纹预制存在难度。而倾角的细微误差,带来的测试结果误差很大。因此该方法对实验操作和试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并且测试结果准确度难以控制和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0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筷子耐弯曲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U型梁静载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