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面裂缝的修缮结构及修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0163.X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4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敖文;汪士梁;樊少飞;商媛君;范娟;赵莹;康雪枫;莫建华;王胤;欧学海;张柱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建工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修缮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面裂缝的修缮结构及修缮方法,属于裂缝修缮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板面裂缝的修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板面裂缝范围确定处理裂缝的范围,沿板面裂缝走向剔除裂缝两侧的原抹灰层和装饰层;S2、对结构板间灌缝混凝土的裂缝开U形槽;S3、将结构板间的灌缝混凝土的上表面刮除一部分;S4、在灌缝混凝土位于U形槽的两侧开设嵌槽以及连通槽;S5、在位于灌缝混凝土两侧的结构板露出的部分开设固定槽;S6、将紧固件插入嵌槽以及连通槽内;S7、在U形槽的上方搭设加强网;S8、在固定槽内插入固定件;S9、在固定板上表面抹上混凝土砂浆后,再涂上抹灰层和装饰层,达到提高裂缝修缮后的保持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裂缝修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面裂缝的修缮结构及修缮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预应力空心板间灌缝处由于温度变化、材料自身伸缩或不同材料伸缩变形不一致等原因会出现裂缝,裂缝若不及时修缮的话,会影响建筑的美观性,甚至降低安全性能。
现有的灌缝处的裂缝修缮方式为人工直接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抹在裂缝处,但是这种修缮方式只能起到一时的缓解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灌缝处仍然会出现裂缝,导致裂缝的修缮后的保持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裂缝修缮后的保持能力的板面裂缝的修缮结构及修缮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板面裂缝的修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板面裂缝范围确定处理裂缝的范围,沿板面裂缝走向剔除裂缝两侧的抹灰层和装饰层,露出结构板,并打磨平整;
S2、对结构板间灌缝混凝土的裂缝开U形槽;
S3、将结构板间的灌缝混凝土的上表面刮除一部分;
S4、在灌缝混凝土位于U形槽的两侧开设嵌槽以及连通槽,连通槽和嵌槽均与灌缝混凝土的上表面贯通,连通槽将嵌槽与U形槽连通;
S5、在位于灌缝混凝土两侧的结构板露出的部分开设固定槽;
S6、将紧固件插入嵌槽以及连通槽内,紧固件包括紧固杆以及与紧固杆两端固接的嵌板,安装时,嵌板插入嵌槽,紧固杆垂直于裂缝方向横穿U形槽并插入连通槽内,然后往嵌槽、连通槽以及U形槽内浇筑环氧砂浆,使得环氧砂浆漫过U形槽的顶端并涂覆灌缝混凝土的上表面;
S7、在U形槽的上方搭设加强网,加强网与结构板的上表面平齐,接着在加强网的上表面、结构板的上表面以及固定槽内涂上108胶水;
S8、在固定槽内插入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固定板以及垂直固接于固定板两侧的固定杆,固定杆插入固定槽内,固定板与加强网以及结构板的端面抵接;
S9、在固定板上表面抹上混凝土砂浆后,再涂上抹灰层和装饰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裂缝处开U形槽,使得裂缝的两侧变形量较大的灌缝混凝土都被去除,从而使得裂缝修缮后更加稳定,再次出现裂缝的可能性降低,然后利用嵌板与嵌槽的卡接以及紧固杆的拉扯作用,使得灌缝混凝土受到一个向着U形槽中心的拉力,进一步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利用环氧砂浆将U形槽填满后,紧固件与灌缝混凝土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从而提高了灌缝混凝土的强度,进而提高了裂缝修缮后的持久性;加强网能够对灌缝混凝土起到进一步加强的作用,并且防止环氧砂浆逸出;固定件通过108建筑胶水与结构板、加强网形成稳定粘结之后,固定杆插入固定槽后,固定板对两个相邻的结构板施加一个彼此靠近的拉扯力,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两个结构板之间出现裂缝的可能性。综上所述,上述的板面裂缝修缮方法具有稳定持久、保持能力强的优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1中,沿板面裂缝走向,裂缝两侧的抹灰层和装饰层的剔除范围为20cm-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建工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建工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01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