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地下室渗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9659.5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黄殿能;米军;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地下室 渗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地下室渗漏的方法,属于地下室防水抗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勘察修筑地点地下的暗沟、淤泥层以及暗管,发现后及时清理并用填料填好;2、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下须做素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下方铺设碎石;3、在地下室侧壁的外墙上涂抹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在地下室侧壁的内墙上涂抹渗透结晶防水涂料;4、在地下室侧壁与底板的连接处设置边槽,在边槽内放置硫酸钙或者氯化钙颗粒,在地下室侧壁与顶板的连接处设置储料管,储料管贴合地下室侧壁以及顶板的两个管壁为网板,在储料管内放置硅胶或者活性氧化铝并将储料管填满,本发明具有在雨季阻止雨水渗漏入地下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室防水抗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地下室渗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室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加大,对地下室防水要求越来越高,地下室防水工作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到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而且返修费用也非常昂贵。目前,有很多建筑物在施工初期未做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系统,由没有很好的做内外防水保护,遇到雨季,地下压力水上顶,室外雨水顺墙壁下渗,形成室内渗水、冒水、积水,即使在旱季,室内照样潮湿。地下室地内地坪、墙壁因为存水、潮湿,长时间不能干燥,用传统油膏、卷材类等有机防水材料无法与之结合使用,使得地下室防水防渗漏的难度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地下室渗漏的方法,具有在雨季阻止雨水渗漏入地下室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防地下室渗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确定修筑地下室的地点后,勘察修筑地点地下的暗沟、淤泥层以及暗管,发现后及时清理并用填料填好,填料时采用“薄填压实”的原则,将地基进行排查和填实;
步骤二、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下须做素混凝土垫层,根据地基土的软弱程度来设置素混凝土垫层的厚度;垫层混凝土强度大于C15、厚度在100mm~150mm之间,在混凝土垫层下方铺设100mm厚的碎石;
步骤三、在地下室侧壁的外墙上涂抹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涂抹时从侧壁的上端横向涂抹,进而从上往下按照此涂抹方式将地下室侧壁的外墙涂抹完;在地下室侧壁的内墙上涂抹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涂抹时从内壁的上端部分横向涂抹,进而从上往下按照此涂抹方式将地下室侧壁的内墙涂抹完,涂抹时着重涂抹施工缝处;
步骤四、在地下室侧壁与底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截面形状为矩形的边槽,在边槽内放置硫酸钙或者氯化钙颗粒并将边槽填满,在地下室侧壁与顶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储料管,所述储料管贴合地下室侧壁以及顶板的两个管壁为网板,在储料管内放置硅胶或者活性氧化铝并将储料管填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把地基下方的暗沟、淤泥层以及暗管排查完毕并用填料填好后,能够将地基处理得当并且地基平整,使得地下室修筑完成后投入使用时,地下室本身不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也就不易造成底板结构开裂,进而从源头上进行地下室的防渗漏,接着在底板下铺设碎石以及素混凝土垫层,进一步阻挡地下水从地底下蔓延到底板内;而在地下室侧壁的外墙和内墙上涂抹上防水涂料,使得地下室的侧壁有内外两层防护,进而让地下室的防渗漏效果更佳;在边槽内放入硫酸钙或者氯化钙颗粒并将边槽填满,由于地下室侧壁与底板的连接处是最容易渗水的地方,而硫酸钙或者氯化钙能够与渗出的水结合生成水合物进行干燥,并且及时将渗水除去;在储料管内放置硅胶或者活性氧化铝并将储料管填满,由于地下室侧壁与顶板的连接处也易渗水,而硅胶或者活性氧化铝能够通过本身具有的物理吸水特性将渗水吸附进行干燥。通过上述方法,能在双重防水的基础上再在地下室内部进行渗水处理,让渗水很难进入到地下室内,从而在雨季时能够有效地阻止地下室的渗漏现象发生,并且实现快速堵漏,施工也相对方便。
进一步,所述边槽内放置有用于放置硫酸钙或者氯化钙颗粒的网槽,所述网槽的槽边上设置有与所述边槽的边沿相贴合的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9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