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料、制备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9415.7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殷大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红威达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抢修 高聚物 快速结构 减水剂 制备 浇筑 碳酸盐 申请 防锈 初始流动度 人力成本 时间成本 重量配比 保留率 浇筑体 酒石酸 流动度 膨胀剂 乳胶粉 纤维丝 重量份 自密性 分层 离析 泌水 施工 收缩 水泥 | ||
1.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料,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组分和重量配比:
水泥 38-43份
生沙 38-43份
乳胶粉 1-5份
还包括重量份之和为10-20份的碳酸盐、酒石酸、纤维丝、减水剂和膨胀剂;其中减水剂为2-8份;
上述组分混合得到干混料;
还包括水,且干混料和水的配比为1:(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组分和重量配比:
水泥 38-43份
生沙 38-43份
乳胶粉 1-5份
减水剂 2-8份
碳酸盐 0.5-3份
酒石酸 3-5份
纤维丝 0.5-2份
膨胀剂 3-8份
上述组分混合得到干混料;
还包括水,干混料和水的配比为1:(0.1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其特征是,碳酸盐、酒石酸、纤维丝、减水剂和膨胀剂的重量份之和为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其特征是,碳酸盐为碳酸锂或碳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组分和重量配比:
水泥 40份
生沙 40份
乳胶粉 5份
减水剂 2-8份
碳酸锂 0.5-3份
酒石酸 3-5份
纤维丝 0.5-2份
膨胀剂 3-8份
上述组分混合得到干混料;
还包括水,干混料和水重量份配比为1:0.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其特征是,纤维丝为甲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其特征是,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或萘系高效减水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上述各组分备用;
步骤二、将碳酸盐、减水剂先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酒石酸、纤维丝和乳胶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将水泥和生沙混合均匀;
再将混合物A、混合物B、膨胀剂、;
步骤三、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均匀,加入水,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膨胀剂、水泥和生沙的混合物。
9.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础处理
清扫基层表面,灌浆前24h,接触面的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h,应吸干积水;
步骤二、支模板
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必须支设严密、稳固,以防松动、漏浆
步骤三、灌浆料的搅拌
将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料中加水搅拌形成灌浆料,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料和水的重量份比为25:(4-4.5);
步骤四、灌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聚物快速结构抢修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灌浆过程中要符合以下要求:
(1)浆料应从一侧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排出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空气,使灌浆充实,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2)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3)在灌浆过程中不宜振捣,必要时可用竹板条等进行拉动导流;
(4)每次灌浆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较长的梁、板灌浆,应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以10m为宜;高于4m的柱子进行浇筑时,要分段浇筑;
(6)灌浆过程中如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可布撒少量灌浆料干料,吸干水份;
(7)对灌浆层厚度大于1000mm大体积的灌浆时,可在搅拌灌浆料时按灌浆料重量的10%的量来加入5mm的石子,但需经试验确定其可灌性是否能达到要求;
(8)灌浆完毕后,要剔除的部分应在灌浆层终凝前进行处理;
(9)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脱模前,应避免灌浆层受到振动和碰撞,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
(10)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11)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12)当灌浆量较大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以保证灌浆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红威达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红威达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94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透水砖
- 下一篇:一种高抗拉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