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涵聚合物压注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66990.1 | 申请日: | 2019-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余学良;朱冬强;陈卫祥;邢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0/02;C04B111/72;C04B111/70;C04B18/12;C04B14/10;C04B14/04;C04B1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王宇 |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压注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城镇排水管道、箱涵非开挖结构加固修复材料‑‑箱涵聚合物压注料,采用高压泵送工法压注箱涵聚合物压注料到地下配有钢筋的密闭模腔内,形成高强度的人工石整体结构,结构承载力高;结构稳定性、耐久性、整体性优异;抗渗性、防腐性优良;排水管道、箱涵不需要开挖,不阻断交通,不污染环境,不扰民,工期短,节约资金;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城镇排水管道、箱涵非开挖结构加固修复材料--箱涵聚合物压注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新型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排水管道的建设逐年增加,城市地下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从排水管道建设和运行调研结果看,除了建国初期开始建设的、使用已达半个世纪以上的管道出现损坏外,一些新建管道也由于局部地质条件较差等原因而出现结构性和功能性损坏现象。与此同时,在建工程对周边已建排水管道造成影响甚至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城市排水的安全运行。因此,掌握排水管道的运行状况,确保城市排水安全运行,对存在缺陷的管道进行及时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建设时代逐渐进入维护管理时代,但管道维护与修复往往受到繁忙的城市交通、地下管线、环境保护、古迹维护、农作物和绿化保护、构(建)筑物、高速公路、铁路及河流等各种复杂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的开挖修复施工维护措施代价高昂,迫使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非开挖修复技术获得广泛应用,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排水管道设施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污水收集与输送、防汛排水安全服务保障方面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加快城市排水管道设施建设的同时,排水管道的维护、维修需求也日显迫切,为了适应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技术要求,研发新材料、新工艺迫在眉睫。
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兴起,之后逐渐形成产业。该方法独到的技术特征,在保障工程周围管线、构(建)筑物安全,保障交通畅通方面与传统的管道修复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有多个城市相继因暴雨引发严重的内涝,除了加强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力度外,更需对现有排水管道加强维护管理,因此,对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新工艺、新材料研发,推广应用,对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角度,迫切需要对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进行研发,开发新工艺、新材料,将更有利于非开挖修复技术的认识和推广,从而有助于延长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节约基础设施投资,达到节能减排、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技术水平。
目前国内现有的非开挖修复技术采用的材料为:有机塑料类材料、聚氨酯防水类材料、不锈钢片材类材料、局部涂层类材料,都不能进行整体大规模的结构加固修复,针对目前国内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现状,我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验,发明一种新型城镇排水管道、箱涵非开挖结构加固修复材料--箱涵聚合物压注料,填补了城镇排水管道、箱涵非开挖结构加固修复材料的空白。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城镇排水管道、箱涵非开挖结构加固修复材料--箱涵聚合物压注料,采用高压泵送工法压注箱涵聚合物压注料到地下配有钢筋的密闭模腔内,形成高强度的人工石整体结构,结构承载力高;结构稳定性、耐久性、整体性优异;抗渗性、防腐性优良;排水管道、箱涵不需要开挖,不阻断交通,不污染环境,不扰民,工期短,节约资金;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城镇排水管道、箱涵非开挖结构加固修复材料--箱涵聚合物压注料,采用高压泵送工法,把箱涵聚合物压注料输送到地下密闭模腔内,对城镇排水管道、箱涵进行非开挖结构加固修复,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6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浇筑型胶结颗粒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苯乙烯加气混凝土墙体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