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簧摆钩分型脱点浇口、平移型芯推件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6801.0 | 申请日: | 201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牟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维军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B29C45/44;B22D17/22;B22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549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摆钩分型脱点 浇口 平移 型芯推件 模具 | ||
弹簧摆钩分型脱点浇口、平移型芯推件的模具,它包括:定距拉钩295、摆钩305、拉簧325、动模型芯185、平移型芯165、耐磨件175、顶针固定板145。定距拉钩295上的凸起k与摆钩305上端的凸起t接触,使摆钩305与第一定位销315分离,完成第二次分型。平移型芯165上行时,平移型芯165的斜面z与耐磨件175的竖直面v接触,迫使平移型芯165在顶针固定板145和顶针垫板125构成的导滑槽f中作平移动作,使制件445的倒扣从平移型芯165上脱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压铸和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它是弹簧摆钩分型脱点浇口、平移型芯推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针对内部有倒扣、外观要求高的制件,现有模具是采用滑块二次分型机构脱点浇口、模外手工分离制件的方式来完成浇注凝料的脱出和制件的分离。如图1所示的制件,制件成半圆弧长方体状,制件两侧的长方的口部有图2所示的倒扣,同时制件外观不容许留于较大的进浇痕迹。为了满足制件质量要求,因此在成型时,现有模具采用上述滑块二次分型机构来完成浇注凝料的脱出,制件口部的倒扣采用模外手工来完成脱出。为了减化模具结构,它的排位采用一模一腔的排位方式。滑块二次分型机构是在定模座板和动模板上分别设有拉钩,在定模板上设置滑块和限位件,开模时,动模板上设置的拉钩勾住滑块使其定模板和动模板一起后移,由于定模板随动模板一起后移,于是定模板与脱浇模打开,完成第一次分型。继续开模,滑块的斜面与设置在定模座板上的拉钩相碰,于是滑块向模具内侧方向移动,由于滑块向模具内侧方向移动,此时滑块与设置在动模板上的拉钩脱勾,同时定模板被限位件限制住不再随动模板移动,至此定模板和动模板打开完成二次分型并脱出点浇口凝料。待制件拉到动模一方后,推出机构将制件和成型零件一起推出模外,然后由工人在模外将成型零件从制件的倒扣中取出。制件与成型零件分离后,再由工人将成型零件安装到模内进行下次的浇注成型。这种模具机构虽能在模内自动切断点浇口与制件,但是切断点浇口的机构复杂,它得在定模座板和动模板上设置两组拉钩,在定模板内得设置两组滑块和限位件,因此造成模具零件繁多,由于模具零件多,于是造成模具体积增大,模具制造周期长,模具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出现。而制件口部的倒扣脱模是靠工人在模外采用手工分离制件,于是又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在分离制件与成型零件时又易于报废制件。制件与成型零件分离后又靠工人将成型零件安放到模内,于是造成工人安全得不到保障,时有出现工伤事故的发生,又由于模具采用一模一腔的排位,于是造成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制件的正常生产。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人结合多年的一线设计制造经验,特提供如下一种模具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弹簧摆钩分型脱点浇口、平移型芯推件的模具。它用弹簧摆钩脱点浇口的二板二次分型结构,用带斜面的平移式型芯,在制件推出时,平移型芯又作平移动作,从而完成制品口部两内侧倒扣的抽芯。模具排位采用如图3所示的一模二腔的排位方式来增大生产效率。
弹簧摆钩分型脱点浇口、平移型芯推件的模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通过导柱355连通。定模部分由定模座板245、定模垫板235、定模板225组成,定模垫板235与定模板225用第一螺钉385紧固连接,定模座板245与定模垫板235通过紧固在定模座板245上的定距拉钩295和紧固在定模垫板235上的限位钉415连通。动模部分由动模板205、支承板195、模脚395、动模座板405组成,动模板205、支承板195、模脚395、动模座板405用螺钉紧固连接。
通过上述实施后,它能在模内自动切断点浇口凝料与制件的分离,又能在模内自动完成制件倒扣的抽芯和自动推出制件,解决了现有模具结构复杂、型腔数目单一、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模具在模外分离制件,工人劳动强度大、制件尺寸误差大、制件报废率高、工人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维军,未经牟维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6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的连接解锁机构
- 下一篇:轮式驱动气垫悬浮轨道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