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及其树脂制得的阳光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0158.0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2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翎创福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5/134;C08K5/07;C08K5/3435;C08K5/372;C08K5/526;C08K5/3475;C08K5/1535;C08K5/349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李擘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江津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光板 种聚碳酸酯 树脂 透光率 制备 紫外线吸收剂 光稳定剂 聚碳酸酯 使用寿命 抗氧剂 树脂制 黄度 黄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及其形成的阳光板,以质量百分数计,97%~99.55%的聚碳酸酯,0.15%~1%的抗氧剂,0.15%~1%的紫外线吸收剂,0.15%~1%的光稳定剂。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形成的阳光板,这种阳光板的黄度值低、透光率高,长时间使用后黄化程度小,透光率减少小,延长阳光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及其树脂制得的阳光板。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阻燃性、热稳定性、耐氧化性、易成型加工、高强度耐冲击、高透光率、高折射率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建材领域、汽车制造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医疗器械食品包装领域、光学材料领域。因为聚碳酸酯的高透光率、高折射率等特性制造为镜片、照明灯具、安全窗、展示牌、阳光板等成品。聚碳酸酯相比其他树脂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应用于光学领域,同时吸湿低,不易变形,聚碳酸酯树脂应用于室外时,能够取得其他树脂不可代替的作用,例如将聚碳酸酯制作为阳光板,阳光板用于制作温室。
温室,又称暖房。最常见为农业温室用于种植反季节作物。一是可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对蔬菜的需求。另一点温室可以避免露天操作,建超自然灾害对蔬菜瓜果的损害,同时可以在温室中使用标准化生产,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充分利用太阳能。现在我国通过大规模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塑料膜经过短时间的日晒、雨淋,塑料膜的性质会发生很大的区别,透光率能从新膜的90%降低到60%。为了提高产率,不得不更换覆盖的塑料膜,频繁更换的塑料膜增大了投入,而且难降解的塑料膜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现在出现一种温室,通过使用透光率大的玻璃和聚碳酸酯建造。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人们想到的是将植物向上种植,所以建造的温室的高度越来越高,如果使用透光率大但密度大的玻璃,为了支撑使温室牢固,会增大投入的成本。所以密度相对轻的聚碳酸酯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例如,专利CN102719074,公开的是一种具备透明无黄变的聚碳酸酯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这种聚碳酸酯的组合物中仅加入了抗氧剂,并公开了这种用这种制备方法制备具有高达90.3%的透光率,黄度最低为0.2的聚碳酸酯成品。但是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这种聚碳酸酯的组合物是否能够保证高的透光率和低的黄度,在专利中没有公开。
所以,现在面对的难题是从如何提高聚碳酸酯的透光率到长时间使用后聚碳酸酯树脂制成的阳光板依旧能够保持高的透光率,而且黄度值增加小,提高温室内植物的品质和产量。
发明内容
针对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这种阳光板的黄度值低、透光率高,长时间使用后黄化程度小,透光率减少小,延长阳光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以质量百分数计,97%~99.55%的聚碳酸酯,0.15%~1%的抗氧剂,0.15%~1%的紫外线吸收剂,0.15%~1%的光稳定剂。
进一步所述组合物中
抗氧剂为以下有机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季戊四醇四(3-正十二烷基硫代丙酸酯)、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十八烷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丙酸酯、5,7-二叔丁基-3-(3,4-二甲基苯基)-3H-苯并呋喃-2酮、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N,N′-双-(3-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翎创福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翎创福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01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