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9232.7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邢吉龙;朱斌;路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鑫精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100067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滤膜池 生物除磷 反应池 污泥回流泵 污水处理系统 超滤膜 污水处理工艺 含磷污水 污泥 外排 减少系统 运行成本 出口端 并联 配套 申请 串联 清洗 闲置 维护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物除磷反应池、第一超滤膜池和第二超滤膜池;根据进入生物除磷反应池的含磷污水的水量和含磷污水中磷的浓度,第一超滤膜池和第二超滤膜池并联或串联在生物除磷反应池的出口端;第一超滤膜池中设置有第一超滤膜,与第一超滤膜池配套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泵;第二超滤膜池中设置有第二超滤膜,与第二超滤膜池配套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泵;第一污泥回流泵用于将第一超滤膜池中产生的污泥送回至生物除磷反应池中或外排;第二污泥回流泵用于将第二超滤膜池中产生的污泥送回至生物除磷反应池中或外排。本申请能够减少超滤膜闲置情况的出现,能够减少系统的清洗维护成本和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这就导致我国大部分水体都存在富营养化的问题。为应对这一问题,国家针对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排出水中磷的含量制定了日益严格的标准。
磷在通常条件下不存在气相状态,这就决定了污水中的磷元素只能以固体,即污泥的形式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具体而言,传统的含磷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除磷法和化学除磷法。生物除磷法是利用细菌吸收污水中的磷,再使用沉淀或过滤等手段,将以菌胶团形式存在于污水中的细菌与水进行分离,分离出的菌胶团称为剩余活性污泥。化学除磷法是在污水中加入除磷剂,使除磷剂与污水中溶解态的含磷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磷沉淀物,再使用沉淀或过滤等方法,将含磷沉淀物与水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含磷沉淀物称为化学污泥。
传统的生物除磷法,受生物自然特性的影响,磷的去除率不高,处理后污水中残余磷的浓度值容易波动;且系统的除磷功能与污泥排放量有关,为了增大除磷量就要排出大量活性污泥,这样就减少了污泥停留时间,增大了曝气和脱泥成本。化学除磷法能够较好的控制处理后污水中残余磷的浓度值,但其药剂投加成本较高,一般和生物除磷法结合使用:如果直接在生物除磷反应池中投加除磷剂,长时间运行会对生物除磷活性污泥的活性带来不利影响;如果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工艺串联,在进水磷浓度相对于设计值负向波动较大,生物处理系统产水中磷浓度较低时,化学除磷设备存在闲置现象。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
生物除磷反应池,
第一超滤膜池,
第二超滤膜池,
和第一投放装置;
根据进入所述生物除磷反应池的含磷污水的水量和含磷污水中磷的浓度,所述第一超滤膜池和第二超滤膜池并联或串联在所述生物除磷反应池的出口端;
所述第一超滤膜池中设置有第一超滤膜,与所述第一超滤膜池配套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泵;所述第二超滤膜池中设置有第二超滤膜,与所述第二超滤膜池配套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泵;
所述第一污泥回流泵用于将所述第一超滤膜池中产生的污泥送回至所述生物除磷反应池中或外排;所述第二污泥回流泵用于将所述第二超滤膜池中产生的污泥送回至所述生物除磷反应池中或外排;
所述第一投放装置与第二超滤膜池连接,用于当含磷污水中磷的浓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时向所述第二超滤膜池中投放除磷剂
如上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当进入所述生物除磷反应池的含磷污水中磷的浓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时,所述第一超滤膜池和第二超滤膜池并联在所述生物除磷反应池的出口端;
当进入所述生物除磷反应池的含磷污水中磷的浓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且该含磷污水的水量小于或等于预设水量阈值时,所述第一超滤膜池和第二超滤膜池串联在所述生物除磷反应池的出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鑫精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鑫精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9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护理用排泄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