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疾病风险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7533.6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1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丹燕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A61B5/08;A61B5/0205;A61B5/00;G01N21/3504;G01N21/357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比分析模块 预警提示模块 风险预警 人体疾病 检测模块 出气 处理器 挥发性有机物 人体健康状况 心率检测模块 血压检测模块 电源模块 对比分析 对症治疗 含量检测 疾病类型 接收检测 人体血浆 系统供电 预警监测 预警提示 传递 有效地 血浆 检测 疾病 分析 健康 | ||
本发明涉及人体疾病预警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体疾病风险预警系统,包括呼出气检测模块、血浆H2S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血压检测模块、处理器、预警提示模块和为风险预警系统供电的电源模块;处理器包括对比分析模块,对比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检测数据与对应的正常范围值进行对比,分析人体是否健康或疾病类型,并将分析结果传递至预警提示模块;预警提示模块用于接收对比分析模块传递的分析结果并作出相应的预警提示。本发明对人体血浆中H2S含量检测,结合呼出气中的NO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可以有效地检测人体健康状况或所患疾病的类型,以便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疾病预警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疾病风险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出现一些生理疾病时,常常会伴随着一些生理现象,这些生理现象可以作为判定人体健康状况的依据,通过监测人体的这些生理现象可以进行人体疾病风险预警提示。
人体呼吸系统出现病变时,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间质纤维化时,人体的呼吸道中会产生大量的NO气体,可以作为识别人体呼吸道疾病的标志信号;人体的循环系统出现疾病时,常常会伴随心率及血压的变化;人体消化系统在出现疾病时,消化道内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受到影响,导致人体的呼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升高。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体多个组织器官可以在体内半胱氨酸为底物,在胱硫醚-β-合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等催化作用下产生内源性H2S,内源性H2S广泛参与了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具有调节作用。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肺动脉高压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的血浆中H2S水平低于健康人体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中H2S含量高于健康人体水平;在循环系统中,患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的患者血浆中H2S水平低于健康人体水平;在消化系统中,肝硬化患者的血浆中H2S水平低于健康人体水平。
现有的人体疾病风险预警系统往往建立于对人体的各类型疾病的症状进行单独判断,而潜在的其他疾病则需要借助其他相应的检测数据进行判断,费用高,检测周期长,不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疾病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人体血浆中H2S含量检测,结合呼出气中的NO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可以有效地检测人体健康状况或所患疾病的类型,并可对所患的多种疾病类型进行预警提示,以便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疾病风险预警系统,包括呼出气检测模块、血浆H2S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血压检测模块、处理器、预警提示模块和为风险预警系统供电的电源模块;呼出气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体呼出气中的NO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血浆H2S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体血浆中H2S的含量,心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体心跳频率,血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体血压值;处理器包括对比分析模块,对比分析模块内置有呼出气中NO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正常范围值以及血浆中H2S正常范围值;对比分析模块分别与呼出气检测模块、血浆H2S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血压检测模块通讯连接;对比分析模块用于接收呼出气检测模块、血浆H2S检测模块、心率检测模块和血压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与对应的正常范围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分析人体是否健康或疾病类型,并将分析结果传递至预警提示模块;预警提示模块用于接收对比分析模块传递的分析结果并作出相应的预警提示。
进一步地,疾病类型包括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肝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丹燕,未经陈丹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7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