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蛙诱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3487.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吕敬才;孔志红;代亮亮;夏奉梅;张海波;袁果;匡中帆;郭轩;李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A01M23/14 | 分类号: | A01M2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王红霞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活动门 安装口 活动门 侧板 牛蛙 顶板中心 诱捕装置 漂浮板 收集箱 匹配 诱捕 顶板水平 周向边缘 漏水孔 水环境 重量比 顶面 铰接 竖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蛙诱捕装置,其包括收集箱和灯诱器;收集箱包括漂浮板、侧板、顶板和单向活动门;漂浮板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漏水孔且顶面周向边缘固定所述侧板;顶板水平固定于侧板的顶端且竖直开设有活动门安装口;单向活动门匹配安装在活动门安装口处并与活动门安装口匹配铰接,单向活动门的一端靠近顶板中心,另一端远离顶板中心;单向活动门的一端重量比另一端重量大。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诱捕效率高、效果好,经久赖用且对水环境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生动物诱捕和渔业捕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蛙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牛蛙原产于美国落基山脉气候温暖的温带地区,是北美最大的蛙类,亦 是进入我国最早、分布最广和危害最大的外来两栖动物,夜间喜欢在湖泊、 河流、沟渠等水面及岸边取食活动。
牛蛙对生物多样性危害极大。它的成体能吞食比它个体小的任何生物, 包括昆虫和甲壳动物、蛇、蜥蜴、小哺乳动物、鸟类、鱼和龟等;它的蝌蚪 不但能取食水生植物、细菌、小脊椎动物和死鱼,而且能与当地蛙的蝌蚪竞 争,降低它们的存活率。另外,牛蛙还能把疾病传播给本地两栖类,它的蝌 蚪能释放抑制物质,阻碍其他蝌蚪的生长。
由于牛蛙的食性广泛多样,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寿命长、缺乏天敌 控制、种群增长极为迅速,一旦在一个地方建立种群,则极难根除。该蛙已 导致世界许多地区水生动物种群数量的严重下降、分布区缩小和局部绝灭, 并极大地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
目前牛蛙的防治只要通过人工捕捉对其进行控制,但人工捕捉需要耗费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效率低下;因此,设计发明一种能自动高效 的诱捕牛蛙的装置对于牛蛙的防治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简单,使 用方便,诱捕效率高、效果好,经久赖用且对水环境无污染的牛蛙诱捕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牛蛙诱捕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其 包括漂浮板、侧板、收集箱顶板和单向活动门;所述漂浮板上均匀布设有多 个漏水孔且顶面周向边缘固定所述侧板;所述收集箱顶板水平固定于所述侧 板的顶端且竖直开设有活动门安装口;所述单向活动门匹配安装在所述活动 门安装口处并与所述活动门安装口匹配铰接,所述单向活动门的一端靠近所 述收集箱顶板中心,另一端远离所述收集箱顶板中心;所述单向活动门的一 端重量比另一端重量大,自然状态下,所述单向活动门在其靠近所述收集箱顶板中心的一端重力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单向活动门远离所述收集 箱顶板中心的另一端重量大于靠近所述收集箱顶板中心的一端重量时,所述 单向活动门在其远离所述收集箱顶板中心的另一端重力作用下打开;所述诱 捕装置还包括夜间能发光的灯诱器,所述灯诱器匹配安装在所述收集箱顶板 的上部。
所述牛蛙诱捕装置,其中:所述收集箱还包括直立挡板;所述直立挡板 竖直固定在所述收集箱顶板的顶面并将所述活动门安装口相互隔开。
所述牛蛙诱捕装置,其中:所述活动门安装口具有多个且绕着所述收集 箱顶板的中心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活动门安装口的相对两侧边均安装有活动 轴座。
所述牛蛙诱捕装置,其中:所述单向活动门也具有多个且分别匹配安装 在多个所述活动门安装口处;每个所述单向活动门的底部水平安装有一根横 向活动轴;所述横向活动轴两端分别与安装在所述活动门安装口相对两侧边 的所述活动轴座匹配铰接。
所述牛蛙诱捕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单向活动门靠近所述收集箱顶板中 心的一端向所述收集箱内侧还延伸形成有单向门挡板。
所述牛蛙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灯诱器包括透光柱、灯诱器顶板和太阳 能光控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未经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捕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杆塔驱鸟仿生蛇及杆塔驱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