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峰纳米多孔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3459.0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6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秦春玲;朱墨;王志峰;张山;李永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10 | 分类号: | C22C4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峰 纳米 多孔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双峰纳米多孔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非晶材料具有双峰纳米多孔结构,元素组成为YαTiβCoγAlη,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数为3.31≤α≤5.58,50.35≤β≤52.67,19.79≤γ≤20.46,23.56≤η≤24.28,且α+β+γ+η=100。制备方法以Y28Ti28Co20Al24双相非晶合金为前驱体,自由脱合金法制得多孔非晶合金骨架,经过二次脱合金制备出具有多级孔洞结构的双峰纳米多孔非晶合金。解决了当前多孔非晶合金制备中技术复杂,整体工艺周期长,设备复杂且设备造价高,产量低,产品孔隙结构单一,孔尺寸大,孔隙率低,比表面积低等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峰纳米多孔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纳米多孔非晶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金属,因其结合了多孔金属与非晶合金的双重特性而被人们所关注。晶体材料的原子结构具有在三维空间的周期性重复排列,而非晶材料的原子排列表现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特点。这种结构上的不同,使纳米多孔非晶合金展现出不同于传统纳米多孔金属的特殊性质。根据报道,Zr-Co-Al多孔非晶合金的储氢性能是同成分Zr-Co-Al块体非晶合金和多孔金属的数倍,表明纳米多孔非晶合金在功能材料领域具备很大的开发潜力。开发更多成分和结构的纳米多孔非晶材料是当前的热点课题。
在先技术,公开号CN106676619A“一种金属玻璃纳米多孔结构的制备方法”,该专利通过电化学脱合金的方式,制备出仅在表面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Zr基金属玻璃。由于该材料仅在表面形成纳米多孔结构,内部依然为非晶合金基体,且所得孔结构为闭孔结构,因此材料孔隙率与比表面积较低。另外应用电化学脱合金法造成材料制备过程复杂,设备成本加大,且产量较低。
在先技术,公开号CN101984104A”一种生物医用块体多孔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使用雾化或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非晶粉末与镁合金粉末,用球磨机将非晶粉末与镁合金粉末均匀混合2-5h,最后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去除材料中的镁合金颗粒,从而得到所需的多孔非晶合金,该发明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对设备、材料,能源要求较高,不适合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得多孔结构尺寸受原材料颗粒影响较大,不易调控孔结构的尺寸,且无法制备纳米尺度的多孔非晶合金。
在先技术,CN104399978A公开了一种大尺寸复杂形状多孔非晶合金零件的3D成形方法,通过行星球磨机高能球磨45h得到金属粉末,然后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多孔非晶合金。所制备的多孔材料孔径较大仅能达到50~500μm,限制了其产品在功能领域的应用。该工艺总周期较长,对设备要求非常高,且工艺过程需要精密控制,增加了对设备先进性和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
在先技术,论文Scripta Materialia 55(2006)1063-1066公开了一种Ti基多孔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应用脱合金法,在0.1M HNO3中通过电化学脱合金30min或自由脱合金24h将Y20Ti36Al24Co20双相非晶合金中的富Y相选择性溶解,从而保留富Ti相作为纳米多孔非晶合金骨架。该方法制备的纳米多孔Ti基非晶合金为典型的开孔结构,但并没有表现出双峰特征,且孔隙率较低,作为功能材料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该论文中应用自由脱合金法处理样品时间较长,而电化学脱合金法样品制备量小,均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