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载体雷达腐蚀漏点在线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3014.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仇玉明;汪民辉;张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盾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G01S13/8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接收装置 雷达发射机 传输系统 下行指令 油气管道 指令模块 回传 漏点 数据采集系统 信道转换系统 在线检测系统 智能终端设备 上行 计算系统 模块连接 时分多路 通讯模块 腐蚀 主机 雷达 信号传输连接 泄露检测 油气管路 在线检测 主机连接 停工 电源 | ||
管道载体雷达腐蚀漏点在线检测系统,涉及油气管路的泄露检测系统,包括主机、中集站、油气管道和多个智能终端设备;中集站包括下行指令模块、雷达发射机和上行回传指令模块,主机与下行指令模块连接,下行指令模块连接雷达发射机,雷达发射机与油气管道相连接;每个智能终端设备均包括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数据采集系统、时分多路计算系统、信道转换系统、载体通讯模块、载体传输系统和电源,油气管道与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相连,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数据采集系统、时分多路计算系统、信道转换系统、载体通讯模块、载体传输系统依次信号传输连接,载体传输系统与上行回传指令模块连接,上行回传指令模块与主机连接。无须停工可在线检测腐蚀漏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管路的泄露检测系统,特别涉及油气管道腐蚀漏点测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管道长时间运行会因腐蚀、机械破坏、地质破坏及管材自身缺陷等发生失效,是随着时间逐步形成的,严重时将导致火灾、爆炸、中毒,影响周边环境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现有的管道腐蚀检测设备往往需进入管道内部,通过超声波等检测介质以实现管道的检测处理,然而,上述检测过程必然使得管道停止工作,其对于生产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须停工的管道载体雷达腐蚀漏点在线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管道载体雷达腐蚀漏点在线检测系统,包括主机、中集站、埋入地下的油气管道和埋入地下的多个智能终端设备;所述中集站包括下行指令模块、雷达发射机和上行回传指令模块,所述主机与下行指令模块通讯连接,下行指令模块连接雷达发射机,雷达发射机通过信号线与油气管道相连接;每个智能终端设备均包括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数据采集系统、时分多路计算系统、信道转换系统、载体通讯模块、载体传输系统和电源,所述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数据采集系统、时分多路计算系统、信道转换系统、载体通讯模块、载体传输系统均与电源连接,所述油气管道通过信号线与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相连接,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数据采集系统、时分多路计算系统、信道转换系统、载体通讯模块、载体传输系统依次信号传输连接,载体传输系统与上行回传指令模块连接,上行回传指令模块与主机通讯连接。
本发明各部分的功能是:1、主机就是一个指挥中心,由主机软件编程控制。主要任务是对中集站下发指令,并回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自动生成。
2、中集站任务是接受主机指令,并将雷达探测的结果回传到主机。
3、雷达发射机属一维雷达,也就是利用金属导体传输雷达波,如对油气管道本体缺陷进行探测,需对油气管道的直径大小、设定功率、频率等参数。雷达发射机主要任务是接收主机探测指令,沿油气管道释放360度前向波,对油气管道本体进行缺陷探测。当油气管道出现腐蚀、泄漏点,雷达波发生变化。探测结果传递给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
4、智能终端设备用特定密封防水箱置放设备埋入地下,设备有管道载体通讯模块,载体传输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时分多路计算系统、信道转换系统、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高能电池组等组成。
5、雷达探测不仅是对腐蚀、泄漏点进行单一探测,并对油气管道本体所有的缺陷进行探测,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根据主机指令执行。例:探测管道腐蚀泄漏状况雷达接收装置就将雷达波、波形幅度变化、场强变化、电位变化等信息反馈给终端设备时分多路计算系统,计算的数据通过传输平台反馈到主机上,主机的软件系统自动生成曲线图。
中集站与埋地终端设备利用油气管道自身作为载体进行传输,形成地下管网通讯传输为一体的数据传输平台。将雷达探测的信息“活数据”传输给中集站,由中集站、公用网传递到主机。
6、电源给载体通讯模块、载体传输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分布式雷达接收装置、信道转换系统、时分多路计算系统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盾讯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盾讯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