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B-IoT具有升降转动功能的甲烷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2842.4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岩;吴晶晶;胡前锦;盛伟铭;刘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01;G08C17/02;F16M11/04;F16M11/08;H04W4/02;H04W4/38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赵玉婕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烷检测装置 升降旋转结构 万向轮 推手 转动 升降 智能检测技术 电池消耗 计算能力 甲烷检测 箱体侧壁 安置 组网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具有升降转动功能的甲烷检测装置,包括箱体、两对结构相同的万向轮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推手,两对所述万向轮上方安置于箱体下方,一对所述推手安置于箱体侧壁面,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升降旋转结构,所述升降旋转结构上方安装有甲烷检测结构,本发明涉及智能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甲烷检测装置组网计算能力有限、电池消耗大的缺陷,以及难以大范围普及应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B-IoT具有升降转动功能的甲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的飞速发展,涉及到甲烷气体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当甲烷浓度过高时,易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并且,甲烷气体的危险还在于它是易燃易爆气体,当遇有热源和明火时极易爆炸。因此,对甲烷气体的监测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市场上有各类监测仪器、装置等,但这些主要采用的是电化学类的甲烷传感器,使用寿命短,精度低。
在相关技术中,远程无线甲烷浓度监测系统一般都是基于蓝牙、ZigBee、WiFi等通信技术来传输数据,但是由于数据流量大、组网计算能力有限、电池消耗大的缺陷,难以大范围的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NB-IoT具有升降转动功能的甲烷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甲烷检测装置组网计算能力有限、电池消耗大的缺陷,以及难以大范围普及应用的问题,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NB-IoT具有升降转动功能的甲烷检测装置,包括箱体、两对结构相同的万向轮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推手,两对所述万向轮上方安置于箱体下方,一对所述推手安置于箱体侧壁面,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升降旋转结构,所述升降旋转结构上方安装有甲烷检测结构;
所述升降旋转结构包括:伺服电机、螺纹杆、套筒、一对结构相同的滑轨、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杆、一对结构相同的滑块、放置板以及驱动电机;
所述伺服电机安置于箱体内下壁面,所述螺纹杆安置于伺服电机驱动端,所述套筒旋接于螺纹杆上,一对所述滑轨安置于箱体内侧壁面,且位于套筒两侧,一对所述连杆安置于套筒两侧,一对所述滑块安置于一对所述连杆上,且与一对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放置板安置于套筒上段=端,所述驱动电机安置于放置板上方;
所述甲烷检测结构包括:承载板、检测盒、不分光红外甲烷传感器、导流罩以及风机;
所述承载板安置于驱动电机驱动端,所述检测盒安置于承载板上方,所述检测盒侧壁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不分光红外甲烷传感器安置于检测盒内,且不分光红外甲烷传感器的探头穿过检测盒通孔位于外部,所述导流罩安置于检测盒侧壁面,且位于不分光红外甲烷传感器外侧,所述风机嵌装于导流罩内。
优选的,所述检测盒内部由MCU、NB-IoT模块、不分光红外甲烷传感器、GPS芯片及声光报警模块组成,且不分光红外甲烷传感器和MCU、GPS芯片和MCU、NB-IoT模块和MCU、声光报警模块和MCU均通过串口进行通讯。
优选的,所述检测盒上方安装有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甲烷浓度。
优选的,所述导流罩内安装有滤网:该滤网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粉尘。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与放置板之间安装有底座:该底座用于固定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检测盒内的主控MCU接收甲烷传感器监测待测环境得到的甲烷浓度,控制GPS芯片获取所述待测环境的位置信息,控制NB-IoT模块将所述甲烷浓度及所述位置信息通过传输网络传输至物联网云平台上的数据及服务中心;主控MCU在甲烷浓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声光报警模块发出警报;便于第三方管理平台和用户APP查看所述物联网云平台上数据及服务中心记录的甲烷浓度和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2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