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2448.0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5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岩野吉宏;樱井康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B25/00 | 分类号: | F16B25/00;F16B25/02;F16B5/02;F16B5/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杜雨;苏卉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构造,该接合构造具有:第一钢板;第二钢板,沿着上述第一钢板配置;激光焊接部,对构成上述第一钢板的一部分的接合面部与上述第二钢板从该第一钢板及该第二钢板的板厚方向一侧进行接合;及紧固连接部件,在对普通面部及上述第二钢板进行切削的同时对该普通面部与该第二钢板从上述板厚方向一侧进行紧固连接,上述普通面部构成上述第一钢板的一部分且与上述接合面部相邻地设置,并且相对于上述第二钢板向上述板厚方向一侧离开地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合构造。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5-3370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涉及点焊、激光复合焊接接头的发明。在该点焊、激光复合焊接接头中,重叠的两块钢板通过多个点焊部及配置于相邻的点焊部间的激光焊接部而接合。另外,钢板间的间隙被设定为0.2mm以下,能够确保激光焊接部的强度。
其中,作为激光焊接的长处,可举出能够通过从钢板的板厚方向一侧进行接合作业而焊接多个钢板。另一方面,作为激光焊接的短处,可举出当钢板间的间隙较大时难以确保激光焊接部的强度。关于这一点,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将两块钢板通过点焊部进行接合而抑制了这些钢板间的间隙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将这些钢板通过激光焊接部进行接合。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如上述这样进行点焊,需要将两块钢板用电极头夹住,因此,无法仅通过从钢板的板厚方向一侧进行接合作业来将这些钢板接合。也就是说,上述现有技术在确保激光焊接部的强度并通过从两块钢板的板厚方向一侧进行作业来进行这些钢板的接合这一观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激光焊接部的强度并通过从两块钢板的板厚方向一侧进行作业来对这些钢板进行接合的接合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接合构造具有:第一钢板;第二钢板,沿着上述第一钢板配置;激光焊接部,对构成上述第一钢板的一部分的接合面部与上述第二钢板从该第一钢板及该第二钢板的板厚方向一侧进行接合;及紧固连接部件,在对普通面部及上述第二钢板进行切削的同时对该普通面部与该第二钢板从上述板厚方向一侧进行紧固连接,上述普通面部构成上述第一钢板的一部分且与上述接合面部相邻地设置,并且相对于上述第二钢板向上述板厚方向一侧离开地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接合构造,沿着第一钢板配置有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具备构成该第一钢板的一部分的接合面部及普通面部,该接合面部通过激光焊接部而从第一钢板及第二钢板的板厚方向一侧与第二钢板接合。另一方面,第一钢板的普通面部通过紧固连接部件而与第二钢板紧固连接。因而,在本方案中,能够在由紧固连接部件对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进行了定位的状态下利用激光焊接部将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接合。
另外,紧固连接部件能够在对第一钢板的普通面部及第二钢板进行切削的同时对该普通面部及该第二钢板从上述板厚方向一侧进行紧固连接。因而,在本方案中,能够通过从上述板厚方向一侧进行作业来将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接合。
然而,当在第一钢板的普通面部与第二钢板紧贴的状态下利用紧固连接部件将该普通面部与第二钢板紧固连接时,可想到会因第一钢板及第二钢板被紧固连接部件切削而在该普通面部与第二钢板之间产生余料部。并且,可想到,会因该余料部而在第一钢板的普通面部与第二钢板之间产生间隙,进而会在第一钢板的接合面部与第二钢板之间产生间隙,难以确保激光焊接部的强度。
在此,在本方案中,第一钢板的普通面部相对于第二钢板向上述板厚方向一侧离开地配置。因而,因紧固连接部件而产生的余料部收纳于第一钢板的普通面部与第二钢板之间,能够抑制因该余料部而在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是,在本方案中,能够在抑制了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的间隙的产生的状态下对第一钢板的接合面部与第二钢板利用激光焊接部进行接合,能够确保该激光焊接部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2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