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反相合成的分级多孔被动式辐射冷却结构及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0578.0 | 申请日: | 201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8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华;刘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3/00 | 分类号: | F25B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材料 被动式 辐射冷却 遮盖层 聚偏氟乙烯 六氟丙烯 传热材料层 被冷却体 隔热腔体 前体溶液 丙酮 反相 分级 冷却 合成 红外线形式 设备提供 制冷能耗 水分离 水混合 主动式 微孔 制冷 蒸发 室外 发射 暴露 覆盖 吸收 | ||
1.一种基于反相合成的分级多孔被动式辐射冷却结构,由组合材料层构成,所述组合材料层设置于被冷却体(1)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材料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传热材料层(2)、冷却材料层(3)、隔热腔体层(4)和遮盖层(5),所述传热材料层(2)将被冷却体(1)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材料层(3),所述冷却材料层(3)由分级多孔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高分子材料层构成,将热量以红外线的形式发射出去,同时将透射进来的太阳光反射回去,所述遮盖层(5)用于保护冷却材料层(3),且与冷却材料层(3)之间形成一个空腔,作为隔热腔体层(4),所述隔热腔体层(4)用于阻止外部环境的热量传递进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相合成的分级多孔被动式辐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材料层(3)的制作方法: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丙酮、水混合,搅拌均匀,使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完全溶解在丙酮中,并与水充分混合,称为前体溶液;将前体溶液放进容器内,丙酮蒸发,使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水分离,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中形成直径不一的微孔,形成冷却材料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相合成的分级多孔被动式辐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层(5)采用高透光率的材料层,如PE板、PC板或TPX板。
4.一种基于反相合成的分级多孔被动式辐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丙酮、水混合,放在一号容器内,采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使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完全溶解在丙酮中,并与水充分混合,称为前体溶液;
第二步:将前体溶液放进二号容器内,由于丙酮的蒸发,使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水分离,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中形成直径不一的微孔,形成冷却材料层(3);
第三步,将冷却材料层(3)附着在传热材料层(2)表面,两者充分接触,利于传热材料层(2)将热量传给冷却材料层(3);
第四步:在冷却材料层(3)上覆盖一层遮盖层(5),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物堵塞微孔;
第五步,冷却材料层(3)与遮盖层(5)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腔,内部充空气或氩气或抽真空,形成隔热腔体层(4),以增大热阻,减少外部环境的热量传给被冷却体(1);
第六步,上述传热材料层(2)、冷却材料层(3)、隔热腔体层(4)和遮盖层(5)构成被动式辐射冷却结构,将被动式辐射冷却结构通过传热材料层(2)与被冷却体(1)接触,遮盖层(5)暴露在室外,尽量保证上方及周围无遮挡,使得冷却材料层(3)将吸收的被冷却体(1)的热量以红外线形式发射出去,同时将透射进来的太阳光反射回去,阻止阳光对被冷却体(1)的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05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制冷装置
- 下一篇:多级串联压缩式热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