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线路连接器及车用线路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9197.0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才;万军;朱新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7 | 分类号: | H01R12/77;H01R13/11;H01R13/502;H01R13/506;H01R4/48;H01R43/00;H01R4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1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公座 插头连接器 连接端子 车用 线路连接器 扁平通道 扁平线缆 端子连接 壳体 尾端 一体成型结构 连接器壳体 安装方便 连接稳固 平行固定 线路连接 轻薄 拆卸 贯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线路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公座和插头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公座中设有多个端子,所述的插头连接器一端与连接器公座中的端子连接,另一端可与FPC或FFC扁平线缆连接,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包括壳体(1)和连接端子(3),其中壳体(1)内部开设有贯通连接器壳体(1)两侧的扁平通道;连接端子(3)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中部连杆(33)和位于中部连杆(33)两端的对配端(31)和尾端(32),多条连接端子(3)平行固定于所述的扁平通道中,所述的对配端(31)与连接器公座中的端子连接,所述的尾端(32)与FPC或FFC扁平线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结构轻薄和连接稳固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线路连接器及车用线路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身上信号采集与电源输出连接器组件需使用护套线束对接进行信号输出,该护套线束需使用端子与导线进行铆接,然后将铆接后的线束插入护套中形成一个护套线束组件;护套线束的工艺生产复杂,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占用车身较大的空间。而当前车身连接器的发展方向是轻薄化、微型化、复杂环境的适配性以及安装简易性,目前的护套线束组件形式的车用连接器已经不符合车身设计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车用线路连接器及车用线路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用线路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公座和插头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公座中设有多个端子,所述的插头连接器一端与连接器公座中的端子连接,另一端可与FPC或FFC扁平线缆连接,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包括壳体和连接端子,其中壳体内部开设有贯通连接器壳体两侧的扁平通道;连接端子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中部连杆和位于中部连杆两端的对配端和尾端,多条连接端子平行固定于所述的扁平通道中,所述的对配端与连接器公座中的端子连接,所述的尾端与FPC或FFC扁平线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对配端包括管状接头和向管径向内凸的弹性压片,连接器公座中的端子穿套于管状接头中,并被弹性压片上的凸起部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的尾端为具有分叉的夹状结构,分叉上设有两个对应的凸起,所述的凸起夹持于FPC或FFC扁平线缆厚度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对配端和尾端均为弹性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的扁平通道靠近尾端一侧设有固定盖板,所述的固定盖板设于FPC或FFC扁平线缆压于连接器壳体上方,所述的固定盖板两侧设有卡扣,固定盖板两侧的卡扣扣合于壳体的上表面,并将FPC或FFC扁平线缆向下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盖板的宽度大于等于FPC或FFC扁平线缆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扁平通道内壁上平行设有多条沟槽或凹陷,所述的连接端子表面设有对应的凸条或者凸起,使得将连接端子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还包括设于扁平通道出口端固定框架,固定盖板设于该固定框架上,尾端成排固定于固定框架。
一种车用线路连接方法,将车身上信号采集线或电源线与连接器公座连接,将待连接FPC扁平电缆卡接于FPC连接器中,最后将FPC连接器的母端插入连接器公座。
进一步地,所述的FPC连接器中并排固定有多个连接端子,所述的连接端子的两端均具有弹性触点,将FPC扁平电缆上的金手指卡接于尾端中,并通过两侧具有卡扣的固定盖板将FPC扁平电缆压紧于壳体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安装时直接将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等扁平柔软线缆插入连接器中,扣合固定盖锁定扁平线缆即完成该组件,整体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组件装配效率高,可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9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具有二次锁结构的车用连接器及连接器扣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