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平台智能节点拓扑生成与匹配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8940.0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3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杨亚龙;朱徐来;汪明月;谢陈磊;张毅;洪德健;刘为;刘玉福;杨先锋;郭玉涵;胡林;许强林;朱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6/901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平台 智能 节点 拓扑 生成 匹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平台智能节点拓扑生成与匹配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建筑图纸和智能节点放置原则规划建筑空间,每一个建筑空间将对应一个智能节点,该规划将指导建筑施工人员进行智能节点的安装;(2)将节点依据扁平化无中心新型建筑平台的连接规则生成智能节点拓扑,该拓扑将指导建筑施工人员对智能节点进行互联;(3)将依据网络文档生成的拓扑与实际安装的拓扑进行匹配,得到智能节点编号与建筑逻辑编号的映射关系,指导后续应用软件的开发。本发明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人员和应用开发人员在单机上完成智能节点拓扑的生成和匹配,是扁平化无中心新型建筑平台建设重要的一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扁平化无中心新型建筑平台,具体是一种建筑平台智能节点拓扑生成与匹配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自控系统和检测系统普遍采用分级集成的系统架构,这在实际工程中效果欠佳,其原因主要有:系统组态现场配置困难;升级改造困难;跨系统功能难以实现等。在集中式架构下,需要对每一个测控点全局命名和配置,并对各类机电系统在中央机上组网和定义。终端信息之间组网困难,组织协调低效,缺少灵活性是当今建筑自控系统的瓶颈问题。
围绕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提出一套基于无中心控制网络的智能建筑控制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将整个建筑由建筑子空间组合而成,每一个建筑子空间都对应一个“智能节点”,智能节点标准化设计,集成管理所在建筑子空间的各类信息,可大量复制,在建筑中即插即用,并依据空间关系连接形成网络,支持网络并行计算。本地控制器与本地智能节点通信,交互标准信息集,同时智能节点网络负责各个空间或设备单元之间的协作和交互。建筑无中心平台网络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
智能节点之间依靠数据线连接形成一套计算网络,在该计算网络上,所有智能节点均搭载可以完成多个并行计算任务的操作系统,并且运行完全相同的代码内容,每个智能节点与相邻智能节点交互数据,采用相互协商、相互博弈的模式,完成各类系统计算和控制决策。为了保证在以分布式操作系统为基础的新建筑平台具备最基本的应用功能并实现对平台本身的维护管理,首先要具备对计算网络中智能节点的自动辨识能力,这是后续所有管理和功能实现的基础。所谓辨识能力是将空间中的智能节点与实际建筑中的逻辑编号进行映射,使用户和管理员可以对智能节点进行清晰的定位,并在后期实现更多人机交互的功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现计算网络中智能节点的自动辨识需要满足如下条件:1)根据建筑图纸以及智能节点的组网规则生成智能节点网络拓扑;2)根据分布式操作系统提供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获取当前工程中的智能节点网络拓扑;3)对上述两种拓扑结构进行匹配,为工程拓扑中的智能节点赋予逻辑编号,并赋予是否为楼层间关联节点的属性。建筑的空间设计多样,这种智能节点拓扑生成与匹配的方法需要有较高的普适性,才能满足扁平化无中心新型建筑平台的管理需求。
因此,研究一种适用于扁平化无中心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的智能节点拓扑生成与匹配的方法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扁平化无中心新型建筑智能化平台的智能节点拓扑生成与匹配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节点拓扑生成与匹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建筑图纸和智能节点放置原则规划建筑空间,每一个建筑空间将对应一个智能节点;
(2)依据扁平化无中心新型建筑平台的连接规则自动生成智能节点拓扑;
(3)将依据建筑图纸生成的拓扑与实际安装的拓扑进行匹配,得到智能节点编号与建筑逻辑编号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8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